四之器(第5/12页)

耀州窑出土的釜类瓷,体型和品类不一,不过形状基本是敛口、出唇、圆肩、鼓腹、小平底或圆底,在釜的肩、腹相交处,会有一圈环形宽。这些釜的生产时间不同,也表现出在各个时期釜的不同变化。比如,盛唐时期的釜,腹部比较倾斜,底部小而平;中唐之后腹部很突出,釜底也被加宽。这大概是人们在煮茶时发现,这样的造型使釜获得的热量更多,茶水更容易沸腾。

晚唐和五代时期,耀州窑也制作一种单柄罐煎茶器。这种特殊的茶釜是大口圆唇,鼓腹,肩颈处有一个宽扁形的把手。这种釜不仅可以煮茶,大概也担负起茶壶的部分功能,可以直接从釜中倒出滚烫的茶。单柄罐煎茶器分高矮两种,高的特点是腹部很深且下端斜收,有饼足;矮的是球形或半球形鼓腹,饼足或底部有宽的圈足。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一种单柄执壶形煎茶罐的新造型。此三类特殊的煎茶器具在《茶经》之后出现,也算是煎茶器具的新发展。

【原文】

交床〔1〕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2〕中令虚,以支鍑也。

【注释】

〔1〕交床:又称胡床,也就是交椅或绳床,轻便可以折叠。

【译文】

交床,将十字交叉的木架,中间挖空,用来放置煮茶用的锅。

【延伸阅读】

交床亦称“胡床”“交椅”“绳床”,是古时候一种能够折叠起来的便利坐具,和现在的马扎一样。

汉代时,胡人有一种行军时常带的椅子,谓之“床”。它便于携带,后来专为将军所用,成为权力的象征,名之“交椅”。因此,古时候“床”的含义较现在更为广泛,它不仅可以供人睡眠,还可以坐或陈列物品,胡床或交床就有这样的功能。唐宋时期还习惯把放茶器的器具叫茶床或矮桌。

用于煮茶的“交床”制作方法和做火盆架方法相同,它是由真正的交床改装而来的。唐时茶釜无柄且底部圆而略尖,釜中水沸后需从风炉上移开,故而要有一个支架。

【原文】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1〕,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

纸囊,以剡藤纸〔2〕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注释】

〔1〕筱:竹子的别称,这里指细小的竹条。

〔2〕剡藤纸:唐代一种贡品,产于浙江剡溪,用藤为原料制成。

█〔清〕椰壳茶具

【译文】

夹,小青竹制成的器具,长一尺两寸。选一头有一寸长的竹节,把节以上部位剖成两半,然后夹着茶饼放在火上烤炙。这样小青竹洁净的竹液和香气就会从竹子表面溢出,从而增加茶的香气。如果不在山林间炙茶,恐怕很难弄到这种青竹。有的则用经久耐用的上好铁或熟铜来炙茶。

纸囊,用两层白且厚的剡藤纸做成,用来贮放烤好的茶,使香气不散失。

【延伸阅读】

这种竹制或金属制成的夹子,是夹起茶饼在火上炙烤时要用到的器具。炙茶主要行于唐代,到宋代基本被废弃了。唐时饮用的茶,是用鲜叶蒸捣然后晾晒烘干而成的茶饼,炙茶就是饮用前对茶饼的一次再加工。其目的,是烘干茶饼在存放过程中吸收的水分,通过火的温度把茶本身的香气逼出来。

炙茶时须用文火,火力一定要均匀,不能在有风的地方烘烤。炭火的火力大小适当后,要用茶夹夹着茶饼靠近火苗,用最快的速度进行翻烤,等茶饼表面出现一些小疙瘩时,把茶饼稍微离开火苗继续翻烤。此时茶饼和火苗的距离“去火五寸”最好。一直烤到茶饼中有热气冒出,且有茶香飘出后为止。陆羽建议用青竹做夹子,这样烤好后茶中有竹香味,但也有人认为茶味本真最好,无须夹杂别的香气,后来金属制夹比竹制夹的使用要普遍。

炙烤完的茶饼,要趁着热气和茶香溢出时,放在特制的纸袋中。这样做可以让“精华之气,无所散越”,之后茶饼渐渐凉却,就可以碾成末状来煮饮了。唐代只要喝茶都会炙茶,而宋代只会炙烤那些隔年的茶,宋之后随着散茶代替饼茶,炙烤的做法也慢慢消失了。

【原文】

碾(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