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之煮

古代文学作品里,不乏对“融雪煮茶”的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晚起》中说:“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陆游《雪后煎茶》诗云:“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原文】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1〕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2〕出培〔3〕,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注释】

〔1〕熛:飘忽不定的火焰。

〔2〕炮:放在火上烘烤或焙。

〔3〕培:小土丘或用土堆成的小山。

【译文】

烤茶饼时,千万不要放在通风的余火上烤炙,因为飘忽不定的火苗像钻子一样,会使茶饼受热不均。应将茶饼靠近火焰,不停地翻动,待到表面出现像蛤蟆背一样的小疙瘩,然后移到离火五寸远的地方。当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后,再照先前的方法烤炙一次。

【延伸阅读】

炙茶即烤茶,是唐宋之前喝茶特有的一种程式,之后,大部分人只有在喝经年的陈茶时才会炙烤。宋人蔡襄《茶录》云:“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箝之,微火炙干,然后碎碾。若当年新茶,则不用此说。”就是先将饼茶置于陶制器具中,以沸水渍之,去其灰尘,然后用钳取出,放在微火上烤干,再碾碎后方饮用。炙茶既可以清洁茶饼,也能还原茶香,更使碾茶的环节容易些。

炙茶有很多讲究。假如现吃的茶当初是用火焙的方式烤制的,那就要烤到茶有熟香味为止;如果当初茶饼是晒干的,就要烤软茶饼,并放到一旁变凉,这样就会酥脆易碾。

此外,茶饼烤得像蛤蟆背的说法,也有渊源,有人将乌龙茶外形描述为:“蜻蜓头,蛤蟆背,绿叶红镶边。”现在武夷岩茶中,还保留着这样的外观。

█〔清〕高简 松林煎茶图(局部)

【名家杂论】

云南是中国最古老的茶源地之一,虽然此地的制茶技艺并不精进,但并不妨碍当地人民创造的独特茶艺。和陆羽所说的炙茶方法不同,云南的少数民族发明了独特的烤茶方法,当地的傣、拉祜、布朗、纳西、白、佤、傈僳、彝等民族,至今还保留烤茶的传统。

烤茶时需要火塘、水壶、土陶罐等器具,步骤是:先把能盛水四百毫升左右的空瓦罐放在火塘上焙烤(佤族烤茶通常会直接把茶放在铁板上烧烤),等瓦罐本身具有一定温度后,把晒制好的茶叶放入罐内,然后不停抖动瓦罐使其均匀受热。约烤三分钟,闻到茶叶发出焦香,色泽变黄且有爆裂的声响时,将瓦罐取出,向罐内注入备好的热水。注水过程非常关键,如果水入罐内响声不绝,就是上好的“雷响茶”,其色浓艳,其味浓香;如果水入罐内没有声响,就成了色香味欠佳的“哑巴茶”,不能招待客人。对于茶叶烤好后,向瓦罐内注水水量的多少,云南民间流传一句俗谚:“水涨(开)茶罐辣(烫),丑茶变好茶。”水不可注得太满,否则再入火塘烧开时会外溢,导致火塘火灰飞扬弄脏茶水。

当地人还依烤茶为基准发明了很多茶类,比如傈僳族的漆树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华坪烤茶等。傈僳族漆树茶应该算是酥油茶,不过用漆油代替了酥油,制成了漆树茶;纳西族的龙虎斗茶中要放酒,味道独特,治疗伤风感冒有奇效;三道茶中加入红糖、花椒、果仁等辅料,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不俗口感;华坪烤茶则混合了当地“火麻子”和“花生”的酱料,有时还会加入当地的乳制品“乳扇”,让华坪烤茶色泽、口味都具有英伦奶茶般的风味。

【原文】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芽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1〕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2〕其指。及就,则似无穰〔3〕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