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魏末日(第10/14页)
比如说,当元子攸听说关陇地区已经平定时,就不由得叹气起来,说:“从此之后,天下就要没有盗贼咯。”(大家请自行揣摩那种语气)
一旁的元彧倒是聪明人,听出了弦外之音,附和道:“恐怕陛下的忧虑,就在盗贼敛迹之后,才真正出现吧。”
隔墙有耳!元子攸立即圆了过去:“是啊,战后的建设工作,困难得很啊。”
当然咯,偶尔也有时候,元子攸也会为叛军势大而担忧的,比如说——元颢那次……
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终有结束的那一天,因为,尔朱荣又要进京了。
进京的原因是尔朱皇后怀孕了,要分娩了,尔朱荣想来照顾女儿。
站在元子攸身边的,有城阳王元徽(他老婆是元子攸舅父的女儿),侍中李彧(元子攸的表弟兼姐夫),还有杨侃、元罗,温子升,甚至包括武卫将军奚毅(此人比较莫名,他是尔朱荣亲信,但貌似忠于皇家)。大概这么多。
就在尔朱荣宣布进京之际,洛阳城已经人心惶惶,山雨欲来风满楼,甚至有些胆小的,都已经提前出京避风头了;元子攸本人则是又兴奋又担忧,情绪复杂得很,既怕尔朱荣来(尔朱荣毕竟很强),又怕尔朱荣不来(夜长梦多,节外生枝,早死早超生);只有尔朱荣相当淡定,还写了封信给中央政府官员,表示你们想走想留,悉听尊便。
尔朱帮的其他成员,就不像尔朱荣那么淡定了。尔朱世隆就很担心,还写了张纸条,贴在门板上,内容大概是皇帝准备趁此机会干掉尔朱荣,然后把纸揭下来,送去给尔朱荣。有人问为啥不直接写信给尔朱荣,而要贴在门板上再撕下来?据我估计,可能是尔朱世隆怕尔朱荣不鸟他,故意装出这封信来自宫内密报,是有人通风报信,贴在他家门上的,让尔朱荣不信也得信。
尔朱荣信了没呢?情况比“不信”还严重,因为尔朱荣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当即把这张纸撕了,还朝地上吐口水,嘲笑尔朱世隆太胆小。
尔朱荣他老婆,也劝尔朱荣别进京,当然,尔朱荣不鸟他。
公元530年八月,尔朱荣从并州出发,带着四五千骑兵南下。
此时的政治空气已经极端紧张,朝野内外,包括田间小儿都知道,必须会有一个人倒下了。
九月,尔朱荣抵达洛阳。元子攸想动手,但是,由于尔朱荣死党元天穆还在晋阳,元子攸担心后患无穷,于是未敢轻易发动,只是征召元天穆进京。
尔朱荣继续淡定。有人跟他报信,说元子攸要干掉他,此公居然把这话通报了元子攸,而元子攸则立即展现他的“政治家风范”,说道:“坊间也传言你要干掉我,这种话怎么能信?”
再一次的,尔朱荣泪流满面。此后,尔朱荣进宫,都只带数十个卫士,自己也不带武器。这下轮到元子攸被感动了,元子攸一度想放弃行动,因为他觉得尔朱荣这哥们可能真的是个大老粗,没啥心计……
尔朱荣的手下无法淡定,不断有人来请求尔朱荣登基,他带来的骑兵,更是目中无人到随意凌辱皇帝左右的地步;只有当这些情报传到元子攸的耳朵里时,他才能重新清醒过来,认识到他和尔朱荣之间,已经不可能存在和平,因为,他们之间的争斗,已经不是两个人的争斗,而是两个集团的争斗。
元子攸身边的人,比如元徽,也不断在做元子攸的思想工作。
九月十五日,被元子攸征召的元天穆,来到了京城,此时,奚毅传来了情报,说尔朱荣准备借着狩猎的机会挟持元子攸,强行迁都,元子攸于是决心已定。
九月十八日,元子攸秘密召开御前会议,讨论行动事宜,讨论的重点,已经变成了善后——不是该不该杀尔朱荣,而是该不该杀尔朱世隆。有两派意见,而元子攸的想法是,不杀,他认为,只要立即宣布大赦,尔朱帮就不会反扑。
这一天,杨侃带着十几个人埋伏在明光殿东。而后,尔朱荣和元天穆两个人进了宫,来吃饭,结果,刚吃到一半,二人便起身告辞,杨侃正要动手,二人已经走到了大庭,无奈之下,杨侃只能暗骂倒霉,停止行动。
九月二十一日,尔朱荣去陈留王元宽(尔朱荣的小女儿嫁给了他)处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而后便声称有病,一连数天不上朝。此时,元子攸要动手的风声已经开始走漏,消息也传到了尔朱荣耳朵里,结果大家猜,尔朱荣的反应是什么?他十分鄙夷的说,元子攸是个胆小鬼,有什么好紧张的?
尔朱荣不紧张,元子攸紧张,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了。
此时元徽给元子攸出了个主意,假称皇后要分娩,让尔朱荣进宫,然后借势除掉。元子攸担心有变,问道,皇后只有九个多月身孕,没到妊娠期,行吗?元徽回答,妇女早产的多了,他不会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