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民主时期的文学特征[1]

走进美国的书店,看到书架上摆着的美国出版的图书,你会觉得书籍的数量很多,不过知名的作家却非常少。[2]

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大堆介绍人类基础知识的初级读物。而其中大部分是先在欧洲出版,随后由美国人将其翻印出版并加以利用。其次,是那些数量庞大的宗教书籍,比如,《圣经》、布道集、醒世故事集、教义辩论书和慈善团体报告等。还有一系列的政治小册子。在美国,各党派并不出版互相驳斥的著作,但是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印发小册子,而这些小册子在出版的当天就被人们遗忘了。[3]

在所有这些晦涩的人类思想产物当中,你偶尔会见到的一些较优秀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数量极少,并且这些作品的作者为欧洲人所知或应当为欧洲人所知。[4]

尽管美国可能是当代文明中最不关心文学的一个国家[5],但还是有很多美国人对精神方面的产物保持着很浓厚的兴趣。并且,即使他们并非终生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至少会成为他们业余时间的一大爱好。不过,他们阅读的大部分书籍确是英国提供的。[6]几乎所有重要的英国书籍都在美国被翻印。大不列颠的文学天才还将他们的光射入了新大陆的深处。在那里,几乎每个拓荒者的小茅屋中,都会有一些莎士比亚的巨著。我记得我第一次阅读封建时代的戏剧《亨利五世》,就是在一间小圆木屋中。[7]

美国人一直在从英国的文学宝藏中汲取精华,而且可以说他们还在自己的国土上发展了英国文学。[8]在美国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数本来就不多,而其中的大部分人原本就是英国人,所以,在表现手法上,美国的文学往往具有英国文学的特征。因此,他们把贵族制国家当前流行的文学思潮和风格,也转移到自己的民主制度里来。他们借用其他国家的方式粉饰自己的作品,因此很难再现本国的现实,所以他们的作品很少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对于美国的公民来说,他们也认为本国作家的作品并非为他们而写,通常他们只是在某一作家在英国出名以后,才开始高度评价这位作家。这就像画家被迫放弃判断自己作品真假的权利一样。[9]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美国的居民还没有文学。我认为,只有美国的新闻记者才称得上是美国作家。虽然这些人算不上大作家,但他们说的是美国人的语言,而且他们的目标听众就是美国人。至于其他的那些作家,在我眼中,他们更像是外国人。美国人对这类作家的看法,和我们对文艺复兴时期模仿希腊罗马文学作家的看法是相同的,只对他们表示不可思议,不过却没有引起普遍的共鸣。这些作家没有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仅仅是快慰了人的精神罢了。

我之前已经讲过,这种情况的根源绝非在于民主,而是在于民主无关的某些独特的环境条件。

如果美国人没有深受当下的社会状况与制度的影响,并且移居到其他国家,那么,我可以完全肯定,他们也将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学。虽然他们目前如此,但我仍然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产生出自己的文学。不过,在性质上,这种文学与当代美国书刊所表现出来的有所不同,而是具备自己的特点。想要预先描摹出这个特点的轮廓也是可能的。

如果一个贵族制国家的文学得到很好的发展,而这个国家的智力劳动跟政务工作一样,全被一个统治阶级所掌控,那么它的文学活动也会和政治活动一样,几乎全被集中在这个阶级或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几个阶级的手中。这样一来,我就足以得到解决其余一切问题的钥匙。

我们可以看到,假如少数几个人同时在做着同样的工作的时候,并且这些人基本保持不会变动的话,他们就更容易彼此了解,共同制定出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如果这几人从事文学的从业者,那么,不久后这种精神劳动会被他们置于一些明确规定的守则之下,大家都会严格遵守这些守则。

如果这些人一直占据着世袭的社会地位,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倾向:不仅采纳一些固有的规则,还可能会遵从祖辈遗留下来的他们为自己制定的规范。他们的规则可能会严格而且严遵传统。

由于他们不必为日常琐事而劳心费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他们从未这样做过,他们的父辈们也从未这样做过,因此,他们好几代人都能一直专心地从事智力劳动;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来说,文学就是一门艺术,他们纯粹为了文学本身而热爱文学,并且还学会了以学者的角度感受人们与这些规则相融相依的满足感。

然而,上述的情况还不能代表整体:我所说的这些人,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富裕与舒适之中,所以当然会精心挑选享乐并且热爱精致优雅的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