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第4/14页)

那时候“芒果”还没崛起,“荔枝”和“中国蓝”尚且萧条,也都还没有开始使用那些水果符号,提到山东卫视,人们还没开始说蓝翔,只说《阳光快车道》。

录棚内节目时经常发现有人倒卖黄牛票,观众席一个座位卖150元且供不应求,150元现在看起来不算多,但在遥远的2000年年初,省会城市月薪2500元已经算是高薪。

节目的外景也很受欢迎,拍摄过程却很惊悚,每次听说《阳光快车道》来拍节目了,围观的人能挤满整个市政广场。在临沂时,摄制组的面包车差点儿被挤翻。在泰安时,为了疏散人群,出动了大批武警,我和刘敏被塞进警车带离。

阳光女孩、阳光记录、阳光苗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注意阳光小苗苗正在征集……

那时最有名的小苗苗是大头和萱萱,都刚上小学,现在大学都快毕业了。当年的舞台上,我生吃了这俩熊孩子的心都有,如今看看,却打心眼儿里觉得亲。他俩是我和刘敏的小号翻版,上台时也手牵着手,溜溜达达两个小大人。

采取跪姿采访孩子的习惯,是刘敏起的头,她爱孩子,从不俯视,再窄的裙子也单膝跪下,只为能和孩子的眼睛平视。心诚则灵,再不听话的孩子面对真正的尊重时也会买账,同样买账的还有我们遍布全国的观众,那时《东方时空》的记者去贵州边远山区采访,一堆田间劳作的乡民冲着镜头腼腆地笑:……当然喜欢看电视,最喜欢看山东台的《阳光快车道》。

《阳光快车道》当时的收视率有多高?

举个例子吧,电视里热播《还珠格格》时,全国人民都疯了一样地追捧,山东人民也不例外。但在山东,《还珠格格》的收视率没有《阳光快车道》高。

关于《阳光快车道》的舞台回忆太多,篇幅有限,不多写了。

关于舞台背后,这档节目几乎等于山东电视界的黄埔军校,前后培养出了数十个制片人。有成就自然有跟头,有欢乐自然也就有坎坷,是非过去在宫里,如今在台里,贵人和小人本就是共生关系,电视台本就是人精扎堆地儿……但拜栏目名字所赐,一切阴霾最终总被阳光所消解,情结之殷殷,情节之跌宕,将来若有缘开笔,真真秒杀一切宫斗剧。

其实是誉是谤于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打她出现后,我再没担心过下岗。

主持当红的节目压力大,所有的瑕疵都会在旁人眼中被放大,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拥有一个像她这样默契的搭档。

舞台是战场,话筒是枪,我们是背靠背的战友。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时而帮对方举起盾牌,时而帮对方递上弹药,彼此护着彼此,相依为命在舞台上。

默契和信任不是无缘由的,她之所以容我,是因为她懂我。

十几年前的摄影棚里,她是为数不多的知道我秘密的人。

她是唯一一个从未嘲笑过我的秘密的人。

(四)

我那时兢兢业业录节目,录完节目撒丫子就跑。

跑回拉萨开酒吧,跑回边陲当银匠,跑去江湖当歌手,跑到异地他乡背着画箱子当我的流浪画师……那时同时经营着许多份职业,很多职业都早于主持人那个身份。

保密工作煞费苦心,台里的领导也好同事也好,大都没人知晓。辩者不善,懒得辩,不想让他们知道,一定会怒其不争,一定会觉得堂堂山东卫视首席主持人,居然如此不思进取、荒废光阴、偏离正道。

何为正道?

上了大学选择了一份专业,将来就只能靠这一份专业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十八九岁懵懂时选择的那份专业,能定得了你一生的基调?

我大学本科学的是风景油画专业,那我这辈子就只能当一个美术从业者?

干了一个职业就一辈子只干那个职业?朝九晚五一份工作干到老就是正道?只有三险一金按月领工资才是正道?

我勒个去,太狭隘点儿了吧,这样生活很正确,但是爷不想要。

或许有人说,大部分人的一生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又会说:大部分人大都不能跳出这个人生规律的哦……

还会说:大部分人的能力有限,一生经营好一种活法就已经很难了,同时多几种活法谈何容易……

凭什么只能当一颗社会的螺丝钉?为什么不能既当螺丝钉又当螺丝帽,同时是把螺丝刀?

大部分人不等于所有人,重要的也不是能不能,而是想不想。

真要是想了,能力值怎么的也能自我营造。

所谓的难,不过是你还没有真正地想去要。

“想”这个字没错,想也不犯法,有人想当个一条腿儿的高脚椅,也就有人想当个四条腿的小板凳。有大部分人在把单一的世俗成功作为人生奋斗目标,也就有少部分人想在既定的目标外再多寻找几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