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暗藏在帝国的边缘(第3/10页)

割据政权的快速消亡及“皇帝”遭杀戮的悲惨命运,并没有吓倒那些决心割据而称王称帝的后继者。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据有蜀地,但在刘备的巧取豪夺下便不堪一击。刘备在得西蜀后,便打着扶兴汉室的老幌子,继而在成都称帝,其皇室礼仪制度,尤其是其子刘禅继位后,大兴土木,皇宫之豪华气派令人瞠目。但所谓的正统思想在国人的心目中存了几千年之久而不消,至今仍有尊刘抑曹的观念盘执于心,因此惠陵虽然只是一抔黄土也保存得较好,被历代统治者利用而作为高唱其正统的砝码,实足以证明吾人之黯昧无知。清人完颜崇实还据此撰了副对联:“一抔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冢;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其尊刘抑曹的思想毕现,实在不堪,国人的奴才及正统观念于斯可见一斑。《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诸葛亮则“几近于妖”,偌大的中国,像鲁迅先生如此看透的能有几人?吾服鲁夫子,洞察堪惊人。“三足鼎,今安在”,只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而已。魏灭吴、蜀而得天下,后分东西晋,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十六国中,最先便是人李氏政权,公元303年李特正式在成都少城建立割据政权,次年其子李雄继位,国号“大成”,后其堂弟李寿继位,号为“汉”,故此一割据政权史称“成汉”。成汉政权最强的时候,其辖地西至阿坝东部和凉山州全部,东抵巴中,北极汉中,南包今云南省东部和贵州部分地区,占领了西晋的益州、宁州全部和梁州部分地区,可谓极一时之盛。公元346年冬,东晋权臣桓温起兵一万从三峡西进伐蜀,晋军所向披靡,于347年2月战于今老南门附近,晋军先败后胜,成都陷落,成汉政权就此灭亡。桓温有感于成都大城、少城互为犄角,互为屏障,易守难攻的格局,便于割据政权的建立,于是将少城夷为平地,自此少城与大城的“层城”局面被毁。

从桓温灭成汉至隋朝建立,其间230余年中,成都历经东晋(其间尚有公元348年范贲称帝于成都,简直是对桓温的迅速讽刺)、前秦、谯纵(东晋末年杀掉益州刺史自称成都王),南朝的宋、齐、梁(武陵王萧纪亦曾称帝于成都),北朝的西魏、北周等八个政权的统治,其政权更换频率之高,唯有中国唐末到宋代之间五代十国堪与媲美。只要看一看今日非洲那些贫困而专制的小国家的政权更迭,快速得好比玩儿童跷跷板的游戏,你对历史上这两个阶段政权的频繁更换就不会因其遥远而缺乏实感。而这其中的八个政权还有一个是地地道道的蜀人割据政权,就是东晋谯纵(系渠县人)政权,不过存在时间非常有限,几乎在四川的割据政权中没有多少影响。

但这里涉及一个历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即外地人常说蜀人“乐祸贪乱”,而蜀人里有不少饱学之士为此作不懈的辩解。从张载在剑阁道勒铭告诫蜀人恃险好乱开始——他应该已经历过公孙述、刘焉父子、刘备的政权割据——历代不乏提及蜀人乐祸贪乱的人,南北朝时蜀人罗研面对临汝侯萧猷说“蜀人乐祸贪乱”,辩解说,那是因为蜀人被穷逼出来的,如果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有苏秦、张仪那样的说客“巧说于前”,韩信、白起那样的武将“按剑于后”,都不会使一人“为盗”,怎么可能去“贪乱”?(《南史·罗研传》)罗研这一说法,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但如果仅是因为贫穷的话,那么比巴蜀地区穷得多的西北地区,或者其他地区为什么割据政权较少,而独四川地区多呢?何况巴蜀尤其是成都地区素以富饶著称,罗研这一回答并不令人信服。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全国都处于割据状态。但宋朝建国后,士人们在讨论战乱割据的责任时,又较多地追究起四川人的责任来——因为赵匡胤之得天下完全是靠陈桥驿乘人之危的结果,故而宋代统治者对削弱藩镇兵权之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乐祸贪乱的“恶名”在这种情势下,绝不是个小罪名。宋朝统治者是要经此讨论来统一士人们的思想,给那些藩将提个醒,发出警告——蜀人张唐英据此辩解道:“自古奸雄窃据成都者,皆因中原多故而闭关恃险,以苟偷一时之安。”接着他得出一条著名的论断:“朝廷治,则蜀不能乱;朝廷不治,则不惟蜀为不顺,其四方藩镇之不顺,亦有不下于蜀者。”(《宋代蜀文辑存》卷十三)

南宋的蜀人李更对蜀人“嗜乱喜祸”的说法,提出了直接的反驳:“吾观从昔乱蜀者非其国之人,率由奸雄乘隙外至,因窃据焉,而蜀人莫之与抗……蜀之人形格势制,不能不析而从之其间。”他将外来入蜀割据者的“黑名单”罗列出来,竟然只有谯周一名是四川渠县人。其他分别是扶风卒正公孙述、竟陵州牧刘焉、颍川降将钟会、略阳流人李特、抱罕人程养道、彭城人刘连季、太原人王谦、作乱于留复的刘辟、舞阳人王建、刑州人孟知祥等。就是后来在蜀地割据的张献忠、明玉珍政权亦非蜀人无疑。李这个名单的确有非常实用的反驳效果,不把刘备列入其中,也是正统观念在作怪,虽然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但他不够高明却是明摆着的。而且说外地人来蜀建立割据政权,“蜀人莫之与抗”,民众恐怕并不想“与之抗”吧,谁来统治他,他不是一样匍匐于生活的底层吗?换言之,李的说法还是没有触及那些捣乱分子为何乐于在蜀进行割据,以及他们为何那么容易得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