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第3/14页)

因为《悬棺》,欧阳江河除了找到了柏桦、张枣等知音,还找到了很多其他艺术门类的同道:“我事后才知道,就在我写《悬棺》的同时,有一个四川美院的画家王川也画了一幅叫做《悬棺》的画,另外中央音乐学院一个叫做郭文景的音乐家——当年郭文景和谭盾、瞿小松和叶小纲四人被称为中央音乐学院‘四大才子’——写了一个音乐作品,也叫做《悬棺》。都是在同一年,八三年,大家相互都没有什么影响,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题材。”而在新千年后,欧阳江河又多了一个“知音”——前几年,盲人流浪歌手周云蓬也写了一首名为《悬棺》的歌曲,如今,这首歌曲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我专门去查阅了郭文景的代表作目录,并没有发现《悬棺》,倒看到了一部名为《川崖悬葬》的交响诗,看来,也许欧阳江河所说的郭文景的那首音乐作品,指的就是《川崖悬葬》吧。

当时,柏桦和张枣都以为,欧阳江河会成为庞德那样的诗人,《悬棺》的写作方式将伴随欧阳江河的一生。殊不知欧阳江河写完《悬棺》后,对这种写作方式已经深为厌倦,他已经在悄悄改变。

事实证明,欧阳江河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悬棺》发表后反响强烈,但密不透风的文化堆积,挤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作品,我更喜欢创作于1985年的《手枪》。

手枪可以拆开

拆作两件不相关的东西

一件是手,一件是枪

枪变长可以成为一个党

手涂黑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党

而东西本身可以再拆

直到成为相反的向度

世界在无穷的拆字法中分离

人用一只眼睛寻找爱情

另一只眼睛压进枪膛

子弹眉来眼去

鼻子对准敌人的客厅

政治向左倾斜

一个人朝东方开枪

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

黑手党戴上白手套

长枪党改用短枪

永远的维纳斯站在石头里

她的手拒绝了人类

从她的胸脯里拉出两只抽屉

里面有两粒子弹,一支枪

要扣响时成为玩具

谋杀,一次哑火

——《手枪》

如果说《悬棺》是欧阳江河最早产生全国性影响的长诗,那么,《手枪》就是欧阳江河最早产生全国性影响的短诗,这首诗创作于1985年,属于组诗《东西》中的一首。这组诗的其他几首已经无人提及,唯独《手枪》至今仍散发出独特的光芒。时间就是这么残酷和公正。

诗歌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一段有趣的拆字游戏,将“手枪”二字拆成“手”和“枪”,然后又反过来进行组合与衍生,“枪变长可以成为一个党/手涂黑可以成为另外一个党”,于是成为“长枪党”和“黑手党”,不露痕迹地进入了政治话题。

“而东西本身可以再拆/直到成为相反的向度/世界在无穷的拆字法中分离”。第二节的三句话,是一个过渡,也是在阐明一种存在的理由。有了这个过渡,第三节的“人用一只眼睛寻找爱情/另一只眼睛压进枪膛”的表述就显得顺理成章。情感与政治,永远是人类的两难选择,二者之间极少能够获得统一。“子弹眉来眼去/鼻子对准敌人的客厅/政治向左倾斜”。按理说,枪械代表着冰冷的强权,子弹则是执行强权的一种手段,或者一个分子,然而,子弹在诗人笔下,也具有摇摆不定的立场,它们懂得思考,“眉来眼去”既是一种动作描述,形容子弹穿梭的频率,也是一种心理描述,给人一种“心照不宣”的暗示。于是,当强权发生动摇,政治开始出现了倾向。

“一个人朝东方开枪/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仍然是对词的拆解与分离,也是一种生存的悖论,我们既可以用“歪打正着”来解释,也可以认为这是对生活中的“貌合神离”状态的一种尖刻反讽:“一个人朝东方开枪”,意味着他的目标在东方,那么他自己,自然是在靠西面的位置,然而在他朝东方的敌人开枪时,“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即击中的却是自己阵营中的人。这样看来,“自己阵营中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人”,值得怀疑。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几句诗是对好与坏,己方与对方的辨证与疑问。

最后一节,诗人对词语再次进行拆解、组合与衍生,“黑手党戴上白手套/长枪党改用短枪”,形象改变了,“手”与“枪”也改变了,在外形上增加了迷惑性,但本质并未改变。代表着美的维纳斯,只有一只手,但她比人类高洁,在人类的蝇营狗苟面前,她伸出了唯一的手,“拒绝了人类”。这句诗出现多年后,我们在1990年的《傍晚穿过广场》中可以找到回音,欧阳江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与担当的立场,就是从《手枪》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