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撒哈拉沙漠(第19/22页)

如今的摩洛哥在非洲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富裕国家,在大部分地区,摩托车、越野车等交通工具代替了骏马,成为了牧民们的日常交通工具,但向来注重传统的柏柏尔人并没有把赛马废弃,而是把赛马当成了保持本色的重要形式。在本国,人们的结婚典礼上必须表演“赛马秀”,这已经成为了一项传统,“赛马秀”上,骑士们横枪纵马,在新人和贵宾面前表演了马上齐射的绝技,有幸入选的青年则会引以为豪。

之所以被称为“一千零一匹马”节,是因为“1001”这个数字在阿拉伯语里代表“无数”的意思,实际上参赛马匹不止1001匹,整个“一千零一匹马”节一般要持续5天之久。这项活动早在路易十四时期就已经通过法国行吟诗歌的赞颂而广泛传播于欧洲,再加上有关方面特意包装宣传,赛马节那天总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甚至就连那些笨重的火枪也成为了旅游者们争相购买的抢手货;如今在欧洲,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这种中世纪的武器了。

撒哈拉联欢节

杜兹,最靠近撒哈拉沙漠的绿洲,被称为撒哈拉的门户与入口,这是一个被沙漠包围的村镇。到了每年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这个小镇,将被披上盛装。彩带、彩旗、用棕榈枝搭建的凯旋门,当然还有载歌载舞的人们……国内外大批游客届时也蜂拥而来,使小镇格外热闹欢腾。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上一年一次的难得盛会,这是有着死亡之海称号的沙漠边缘的狂欢节日——撒哈拉联欢节。

眼前的沙丘仿佛大海的波涛一般此起彼伏,漫漫黄沙,金黄的沙粒,雪白的云母,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黄白相间,慵懒地闪动着亮光。当你感到有点困倦的时候,也许你能看到在低空中,或在天地相连的地平线上,隐隐约约地出现一排像是多层楼房的建筑群在烈日下晃动着身影,或者是看到郁郁葱葱的绿洲以及波光潋滟的湖泊,这就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当你还沉浸在海市蜃楼幻景中时,所乘的越野车可能已经把你送到了一个真正的绿洲。好客的沙漠主人会热情地把你请到帐篷里,让你品尝新鲜的羊奶和椰枣。这里就是杜兹,你将通过撒哈拉联欢节,来体验这场一切无极限的盛会。

撒哈拉联欢节有两项主要比赛,一个是被称作杜兹国际能力与耐力比赛的赛马,一个是被称做“麦哈里”的骆驼比赛。沙漠的历史是绝对离不开马和骆驼的,如果想要重现这段历史,并且确定它的根源以及复兴它的价值,是离不开这两种动物的。

赛马比赛开始之前,参赛者要先列队,就像是电影演员在等待电影的导演发出开始的信号,为了拍摄一个阿拉伯征服其他国家的镜头,或者也可以说他们是在经历一场真正的战斗。整装待发的马匹都是光彩照人的,唯有它可以与那充满求胜愿望的脸以及灿烂的阳光媲美。比赛开始,赛手们在跑道上策马奔腾,全程要经过四道“兽医门”,这四道“兽医门”是用杜兹当地的优质毛织品做成的。由于比赛跑道坎坷不平,一直延伸到沙漠之中,还要一直穿过黄沙和森林,因此比赛是十分艰难的,但同时,也是惊心动魄的。

为了确保赛马的健康以及比赛中连续奔跑的能力,狂欢会的举办方特意设立了兽医门以及兽医诊所,专门为比赛选手及其赛马服务。在比赛的每个回合结束后有时会有40分钟休息时间,这个时候,国际兽医委员会的裁判就会淘汰任何不能继续比赛的马匹。比赛的优胜者将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全程的骑手,在被授予的称号之中还有给参赛马匹的,也就是“最佳马匹”奖。

在比赛的最后一个回合中,骑手们及其马匹们都竭尽全力,最后一搏。他们运用那比美国西部牛仔还要娴熟的动作拔枪向空中射击。你会看到他们一次两次地向空中旋转着自己的枪支,动作颇轻松自如,又像是在跳拾柴舞。直到通过终点时,骑手们的嘴里还在吟唱着:“我们紧张,像是骑在风上”。当然,赛马在比赛中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分量绝不比骑手轻,在这舞蹈般的表演之中,与他们的骑手争相献艺。

在第一项比赛表演结束,第二项比赛还未开始之时,场中会有精彩的节目表演,表演结束后,第二项比赛开始,也可以说这是另一场精彩的演出开始了,人们的眼睛又被沙漠之舟的表演吸引住了。骆驼赛跑与赛马一样也是撒哈拉联欢节的传统节目之一。骆驼平时给人的印象是迟钝而又安稳的,可是在一决高低、你追我赶的赛跑表演中,却一反平时的温和常态,犹如插上了翅膀或者装上了一个马达,疾跑如飞,有时时速甚至可达60公里。比赛一开始,身着民族服装的骑手们就使劲一挥鞭,骆驼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终点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