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撒哈拉沙漠(第18/22页)

薄荷茶的制作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都使用铝质或银质的茶壶,将水和绿茶放入后烧煮,水开之后再放入白糖,等到烧煮片刻后,高举起茶壶往茶杯里倾倒数次,以此来察看糖量的多少,等到糖量合适准备饮用之时,再放入备好的新鲜薄荷叶,即可饮用。这时茶的味道又香又苦又甜,再加上新鲜薄荷的清新爽口,好喝极了。

在撒哈拉以及附近的很多地方都非常缺水,蔬菜种植甚少,但是薄荷的种植却是非常的普遍,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新鲜的薄荷,因为量多,所以商店卖的薄荷也很便宜。

Cous cous

撒哈拉沙漠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主食,其实就是俗称的“中东米”,在一个深口大盘tagine里装上北非的米食——粗粒小麦粉,然后用鸡汁蒸熟后在上面轻敷陈年奶油再蒸,一直要反复三次,这样,鸡汁的甜、奶油的香才能渗入,均匀分布。这时将各式的肉类、蔬果以及汤汁淋上,米饭最后看起来是黄橙橙的,十分讨喜,就像小米饭一般,三毛也很爱吃“cous cous”:

“阿里的母亲捧着一大盘‘古斯古’和浓浓的甜茶上来给我们吃。我用手捏着‘古斯古’,把它们做成一个灰灰的面粉团放到口里去,在这样的景色下,坐在地上吃沙漠人的食物才相称。”

文中三毛所说的“古斯古”与甜茶就是撒哈拉沙漠及附近周边地区人们的传统食物之一——“cous cous”与薄荷茶,甚至可以说这两样东西是大部分非洲地区的传统食物,只不过由于地域原因会在做法上有些许差别罢了。

“cous cous”吃到口里感觉松松软软,没有特殊的味道和感觉,但是却十分爽口,不知不觉间就吃下了小半碗。虽然北非很多地区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手抓饭”说法,但是现在人们早就已经使用碗碟和刀叉来吃饭了。

羊肉炖蔬菜

这是一道蔬菜和肉类合理搭配在一起的主菜,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通常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

羊肉炖土豆饭

这道羊肉炖土豆也是在一种特殊的摩洛哥陶制厨具之中烹调出来的,用的是精挑细选的羊肉,通常也都要炖几个小时直到羊肉酥烂为止,做出来的羊肉原汁原味,口感浓郁,土豆顺滑,也是一道常备菜。

咸橄榄炖鸡肉

橄榄是非洲的特产,当作调味品用在肉菜里可以压制肉类原本的腥味,让味道更为鲜美。这道橄榄炖鸡便是取自这样的道理,把精选出来的鸡肉同橄榄放在特制的器皿中煮上一段时间,直至把骨头里的水都带到汤里为止。即可食用,一般的吃法是先吃完鸡肉,之后,香浓稠厚的汤汁还可以用来蘸面包吃。

飞塔(fetta)

摩洛哥式的泡芙饼,是一种饼的中间放上鸡肉与牛肉〈或牛肉与羊肉〉,旁边放置三角形的面饼,再淋上香浓鸡汁与葡萄汁鸡肉佐食,制作这个饼时,由于面粉中添加了无糖的奶水,所以烤好的泡芙饼散发出了一阵阵淡淡的奶香,吃时愈嚼愈有味,可以说完全迥异于其它的料理。

大酥饼

这种饼的外面是一层极薄而又酥脆的面皮,咬上去口感极好,酥脆鲜香,饼上还撒了一层糖粉,酥饼的里面包有鸡蛋、蔬菜、巴旦杏等馅料。一张大饼的直径约为2尺、厚度2寸,可同时供七之八人食用。

斋月汤

这是一种糊糊状的浓汤,汤里面放有大米、肉丁、鹰醉豆以及各种香料,吃的时候再往汤里挤一些鲜柠檬汁,这样口感更佳。这种汤味道可口,能润肠,由于加入了鲜柠檬汁,所以还能增加食欲。

苦中作乐

“一千零一匹马”节

穿过号称北非最雄伟古城门的巴博·曼苏尔门,绕过古色古香、曲折狭窄的老城街巷,来到被宫殿高墙环绕的马厩广场,柳暗花明之中你便进入了一个骑士与骏马的世界。马是最著名的柏布高头大马,骑士是最剽悍的柏柏尔骑士,身穿传统的雪白长袍,肩扛重达十多公斤的旧式火绳前装枪,刹那间时光仿佛倒流数百年,回到柏柏尔骑士驰骋撒哈拉南北大地的岁岁年年。

整个赛马节上最有气势的,要属“组队冲锋”了。10人为一组的骑士们,列成一队整齐的横队,在号令下达的同时呐喊冲出,骑马奔驰一段距离之后再同时举枪向天射击,提前或延后开枪的就会被淘汰出局。由于旧式火枪既笨重又难操作,在颠簸的马背上要想实现齐射难度极大,因此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项目,最后的优胜者将会获得最崇高的荣誉。

在历史上,柏柏尔人曾经创造过盛极一时的马背帝国。阿拉维王朝的开国君主尤其喜爱骏马和马术,豢养名驹500匹,并为这些名驹修建了豪华气派的大型马厩。在君主的影响下,原本就酷爱且擅长骑射的柏柏尔人热情更甚,因此形形色色的赛马节也应运而生,驰骋、列队、马上射击等等,这些都是骑射民族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