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5/8页)

“她现在干什么呢?”

“凭着圣牛般的运气,她马上得到了一份工作,当时装模特。而且不是她自己找的,找工作多费劲啊,是别人主动提供给她的。”

“她怎么没去演电影啊?”

希尔施耸了耸肩。“她没兴趣,那活太累。她既无抱负,亦无情结,一个奇特的女人!”

我拿了一块奶酪卷。我能理解希尔施被卡门迷住了,他自己仗着勇敢大胆和视死如归才办到的事,她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这对他必定拥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我审视了他片刻。“我能理解,”我最终说,“可人对如此的愚蠢能忍耐多久呢?”

“很久,路德维希!愚蠢是所有冒险中最刺激的。智慧是乏味的。人们很快就会摸清智慧的路径,事先就能猜出其反应。可人们永远无法理解让人炫目的愚蠢,它永远新奇,毫无逻辑,因而充满神秘。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希冀的吗?”

我没有回答。我不知道他的话仅仅是在戏弄我,还是多少有些认真。突然,那对孪生姐妹出现在我们身边,随她们而来的还有几个杰西·施泰因的熟人。大家脸上的喜庆劲儿都有些做作,这令人心碎。那些没有工作的演员们也在场,他们白天去卖长袜,每天早晨都小心翼翼地查看脸上的皱纹是不是更明显了,他们还惦记着能再次出演年轻情人的角色,那是十多年前离开德国之前的事了。他们在谈论着他们的角色和观众,就好像他们昨天才登台演出过似的。他们在坦嫩鲍姆家枝形吊灯的灯光下一连数小时想入非非,憧憬着他日还乡时会受到热烈欢迎。那位编制喋血名单的人也在场,他叫科勒,复仇欲极强,没有工作,很会享受生活。他忧郁地站在拉维克身旁,目光盯着餐桌上的剩饭剩菜。

“您又增补您那喋血名单了吗?”希尔施嘲讽地问。

科勒用力地点了点头,神情仍旧抑郁。“增加了六个人,必须干掉他们,这是回到故乡后立即要做的事!”

“谁去射杀他们?”希尔施问。“您吗?”

“到时候自然有人做。法院会管这事的。”

“法院!”希尔施不屑地说。“您是指十年来一直在搞误判的德国法院吗?您还是把喋血名单搬上舞台吧,科勒先生,编一出喜剧!”

科勒气得脸色煞白。“按照您的意思,就该让这些凶手逍遥法外不成?”

“不,可您找不到他们。这场战争结束后,就不会有纳粹分子了,只有帮助过犹太人的正直的德国人。就算您能找到一个凶手,您也不会把他绞死,科勒先生!您无法用您这张愚蠢的喋血名单绞死他!相反,您会突然理解他,甚至原谅他。”

“像您一样,是吧?”

“不,不是像我,而是像我们之中的有些人。这正是犹太人该诅咒的痛苦!我们所能做的不外乎是理解与原谅,而不是复仇。所以我们永远都是牺牲品!”

希尔施环顾四周,如梦方醒。“我这是在扯什么淡啊,”他说,“真见鬼,我在胡说八道什么啊。请您原谅!”他对科勒说:“其实我指的并不是您,流亡者科勒!每个人有时都难免会冲动的。”

科勒傲慢地望着希尔施,我拉着他走开。“来,”我说,“坦嫩鲍姆已经在厨房准备好塞格德风味的匈牙利红烩牛肉汤了,等着我们去吃呢。”

他点了点头。“罗伯特,我可受不了听那头滑稽的牛来原谅你。”我说。

“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嘟囔道,“让我抓狂的是所有那些关于忘记、不要忘记和重新开始的废话。路德维希,这些字眼都让人说烂了。”

达尔那对孪生姐妹出现了。一个手里端着一块杏仁蛋糕,另一个举着托盘,上面放着咖啡壶和咖啡杯。我不由自主地寻找莱奥·巴赫,他就在不远处,正贪婪地打量着步履轻盈的姐妹俩。

“您弄清她们之中哪个是圣女,哪个是梅萨利娜[68]了吗?”我问。

他摇摇头说:“还没有,但我得到了别的消息。这两姐妹刚到美国,就从码头直奔一家整容医院,用最后一笔钱做了隆鼻手术,以便开始全新的生活。您对此有何评论?”

“干得好!”我回复道。“看来新生活在这里就像春季的暴风雨,到处挥洒。坦嫩鲍姆-史密斯,达尔孪生姐妹!我赞成。第二现实中的冒险万岁!”

莱奥·巴赫不解地望着我。“上哪儿冒险去呀?”他抱怨说。

“您可以试着找到那家医院的地址嘛。”我说。

“我?”巴赫说。“为什么是我?我可哪儿都没缺陷。”

“这可是句大话,巴赫先生。我多希望也能这么标榜自己啊。”

那对孪生姐妹现在满面春风地站在我们面前,手中端着蛋糕和咖啡壶,她们的臀部令人想入非非。“大胆些!”我对巴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