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药食同源(第4/5页)

4.因时因地灵活选食

一年四季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不断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医学认为饮食顺应四时变化,能保养体内阴阳气血,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春季气候温暖,阳气生发,宜饮食清淡,可多吃些荠菜粥等菜粥;夏季气候炎热,多雨湿重,宜食甘凉之物,如绿豆汤、荷叶粥、薄荷汤、西瓜、冬瓜等;秋季气候转凉干燥,宜食温润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莲子等;冬季寒冷,食品宜温热,可食八宝饭、涮羊肉、桂圆枣粥等温补机体精气。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北方多寒,南方多火,西部多燥,东部多湿,这种地理状况也影响人们的饮食健康。比如,东南水乡湿润之地,宜多吃清淡利湿之物,如冬瓜、赤小豆、瓠子;西部干燥地域,可常吃养阴生津的新鲜蔬菜瓜果。再以蜂蜜为例,在北方多食有延年益寿之功,而在南方,却不适合长期食用。因为蜂蜜虽好,但滋腻生湿,正如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所言:“西北高燥,食之有益;东南卑湿,多食则害。”

话说药食两用

作为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是“药食同源”的最早缘起,它反映了原始人类如何从实践中发现区分可食物来维持自己生活需求的过程,通过试用、口尝,然后相互分享经验,累积数代人的实践和智慧,人类渐渐认识了自然界的植物,并且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加以利用。有些味道不好,或者不适合日常食用的,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可口营养无明显偏性、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就被称为“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甜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是可以用来防治疾病,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却天天都离不了。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地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中药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持之以恒,会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学会药食两用,呵护美好人生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吃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所谓“病从口入”,不仅涉及饮食的卫生,还包含有如何吃,吃什么的问题。像许多民谚提到的“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鱼生火,肉生痰,粗粮淡菜保平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都说的是饮食与养生、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而通过我们前面的论述,大家已经知道,食物中有很多是药食两用,说它是食物也可,说它是药物也没错。2002年2月,国家下发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其中涉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共87种。这些物品,常被人们作为食物食用,又兼具很高的药用价值。作为一个关注自身健康的普通人,如果你能粗略地掌握它们的功能,并加以运用,相信这些原本有着峻烈外衣的药食两用之品,会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只要搭配得当,就会像润物的春雨一样给人的身心无穷的能量和营养,滋养我们的身体。

真的会是这样吗?当然可以。因为最了解你身体的人是你自己,最知道你病痛感受的人也是你自己,如果你能对药食两用之品用心加以精研,那你真的可以做自己的保健医生,而省去很多求医问药的辛苦。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历史上有名的“三苏”之一,年少时身体十分虚弱且疾病不断,不是恶心、呕吐、拉肚子,就是感冒、发烧、咳嗽。虽三天两头服药,却疗效甚微。在其30刚刚出头时,旧疾未愈,又添新恙,只觉整天心慌、气短、头晕,到处求医诊治,身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苏辙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于是干脆找来医书,开始自学。他聪明过人,又勤学好问,没费太多功夫,便对《神农本草经》中数百种中草药的性味、功用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其中,他发现茯苓这味药药性十分平和,“久服可安魂养神延年”,正好对自己的病症。于是,他买回一些茯苓,坚持天天服用。果然不出一年,以前那些十分难缠的痼疾都神奇般地消失了,身体更是一天强于一天。后来他还把这段经历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并推荐人们用茯苓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