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药食同源(第2/5页)

集药学之大成的明代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几乎记载了所有人们作为食物的谷肉瓜果蔬菜种类,并列举了它们的功能作用。同时,也论述了其他多种本草的养生食用功能。

综上所述,所谓的“药食同源”,即传统中医的饮食养生理念中,食物不仅有提供能量、提供营养的作用,而且对维持身体健康,调整身体状态,纠正机体非正常情况,有着重要而复杂的作用。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与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药物和食物,没有截然的界限,因此,只有合理饮食,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话说饮食调理

前面提到合理饮食才是养生之道,那么如何调理饮食,使之助益养生呢?饮食调理在中国养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悠久的历史。唐代孙思邈不仅在《千金要方》中设有《食治》一卷,记载了不少用于治病的食物,而且特别强调“夫为医者,当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瘥,然后命药”。历代均有不少爱好养生者乐于此道,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独特养生原则和非常实用的食物调理方法。

调和五味。中医把所有的食物概括为辛、苦、甘、酸、咸五种味道,并相应地分析了各种性味食物对人体所起的不同作用。饮食调理养生法就是要人们充分考虑到食物的上述特性,谨慎地调节自己的饮食,既要使食物适合个人的口味,又要保存其性味,使食物中的营养能够被身体充分吸收和利用,以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注,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的养生目的。

三因施膳。所谓“三因施膳”,就是指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灵活采取相应的饮食调理措施。(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章节中详述)

饮食有节。所谓“节”,就是指“节制”与“节度”,它要求饮食的时间有规律,饮食的种类要合理搭配,饮食量要严格控制。《素问·生气通天论》告诫人们:“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其作《类经》中这样解释:“高粱即膏粱,肥甘也。足,多也。厚味太过,蓄而为热,其变多生大疔。”用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多食久食膏粱厚味,也就是肥腻肉食,就会导致邪热内积,火毒炽盛,必然诱发痈疽疔疮之类的疾病。那么是肥腻肉食不好吗?当然不能这样以偏概全,但是,不加以节制地摄取,势必导致疾患的发生。

食无偏嗜。《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比如,有的人特别爱吃甜,特别是糖。而糖易使人发胖,导致衰老加快,也易引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正如《内经》中所说:“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须是荤素搭配合理,各种营养成分兼备,这样才可能使饮食起到养生而不害生的作用。

少吃增寿。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一书明确阐述了饮食数量与养生长寿之间的必然联系,大胆地提出了“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的观点。至于食量究竟控制在什么程度最为适宜,明代御医龚廷贤认为应该是“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寿世保元》)最为恰当。

清淡增寿。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关于长寿秘诀问题时,曾特别强调“薄滋味”。所谓“薄滋味”,一方面是指饮食不宜过咸,《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薄滋味”另一层涵义是主张以素食为主。元代养生家朱丹溪对素食更是推崇备至,专门著有《茹淡论》一书论述素食的好处。

饮食禁忌。元末明初的百岁养生家贾铭在《饮食须知》中提出“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的饮食禁忌原则。

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古代,药又被称作“毒”,这里的“毒”指的是药物的偏性,如寒热温凉、酸苦辛咸等,使用得好当然能治病,但若把握不好,反倒招灾引祸。所以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古代许多医学家都提倡“祛邪用药,补养用食”。食补就是通过调整平常饮食种类和方式等,以求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五谷杂粮、大米白面,这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无数食品里遴选出的性味最平和而营养最丰富的“良药”,它治的正是人类如何生存这个大“病”。由于食物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及性、味、归经之分,所以,古代医家经常把食物的功用与药物等同。例如,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古代医家就把牛肉的功效与中药黄芪划上等号。《韩氏医通》称:“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羊肉甘温,益气补虚,名医李东垣认为:“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将羊肉之功与人参并列;《五杂俎》云:“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民间俗称鹌鹑为“动物人参”,并将乌骨鸡的功效比作党参等。采用日常食品养生、保健,既避免了药物的偏性,又使身体强健,寿命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