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药食同源(第3/5页)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一生活了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书中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米谷瓜果、山珍野蔬、畜肉禽蛋、鱼虾海产,可谓品种齐全。

食补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补养虚衰之体,二是补充人体缺乏的某些营养成分,达到祛病延年,养生益寿的目的。作为食补、食疗的饭菜、果品、肉食等,不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等成分,食用后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要求,还含有能够直接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能提高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所以是“固本之道”。食补作用和缓,既可保护胃气,一般又没有副作用,不需要懂得太多的医学知识,容易掌握;另外服食方法多样,炖、煮、蒸和煲汤,任凭自己的口味,在进行滋补调养的同时,还可享受美味佳肴。因而食补深受人们的喜爱,“药补不如食补”的名言也被历代传诵。

然而,食补也具有局限性,谷肉果菜等食物本来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常吃之品,补益力缓,虽也有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对于有明显虚弱症状或有疾病的人,如要进补,还得用力峻、效专的药补,否则难以奏效。当然药补的难度大,需要辨证施治,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补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作用较强,食补营养价值较高。故药补和食补各有特点和功效,可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笼统地说“药补不如食补”也有其片面性。药食应当相互配合,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这样补益功效才会更强。

需要提示的是,在进行食补的时候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适应个人特点

由于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形体差异以及个人生活习惯的不同,对膳食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进行食补不能千篇一律。同样的食物对一些人可能效果显著,而对另一些人可能适得其反。例如,牛奶对大多数人是理想的营养食品,但少数人因体内缺少乳糖酶,食后就会出现不适及腹泻;食用同量的桂圆肉,有人食后能安眠,有人则上火失眠;蜂蜜虽然滋补,但患有湿疹、疥癣的湿热偏重之人食之,反会使病情加剧,难以痊愈。体虚之人进行食补时,要注意区别阳虚还是阴虚,阳虚宜多选用羊肉、狗肉等进补,而阴虚则宜食龟肉、鳖肉、蛤蜊肉等滋阴食品。

不过,现代都市人的体质却不能以寒热、虚实简单划分,有的人从表现看两种体质兼而有之:体形较胖容易上火,但是吃点生冷的东西就拉肚子;还有的人体形偏瘦明显脾胃虚弱,但又十分火大。这主要是现代都市人,有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体质的多样化,但是每个人的体质都会表现出主要症状,食补时应以主要症状作为依据。

2.根据所患疾病的性质、症状表现选食

按照中医理论,食疗过程中应遵循寒者温之、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比如说,属“寒凉”性的病症,就应当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去调整它,否则就会雪上加霜;“温热”性的病症,适宜选用“寒凉”性的食物去平衡它,否则就会火上浇油。再如有胃病的人,一般来说不宜喝绿茶,因为从中医角度讲,绿茶性寒,对胃寒、胃溃疡者不利。而红茶属于发酵茶类,茶多酚含量较低,刺激性弱,有暖胃益脾的作用,所以脾胃虚寒的胃肠疾病患者最好饮用红茶,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饮用甘温的红茶是最适宜的。

3.注意饮食的性味

食物的性,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食物的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一般寒凉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合于春夏季节或患温热性疾病的人食用,如谷物、绿豆、赤小豆、梨、橙子、豆腐等;而温热食物则有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适合于秋冬季节或患虚寒性疾病的人食用,如韭菜、羊肉、龙眼肉、黄鳝等。

不同味的食品也有不同作用。辛能宣散滋润、疏通血脉、运行气血、强壮筋骨、增强机体抵抗力,常用食品有葱、姜、蒜、胡椒、花椒以及各种酒类等;甘能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常用食品有大枣、糯米、龙眼、苹果、荸荠、甘蔗、蜂蜜、白糖等;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与甘味配合能滋阴润燥,常用食品有食醋等;苦能泄火燥湿坚阴,与甘味配合有清热利尿、祛湿解毒的作用,如苦瓜、茶叶等;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如海产品、猪心、龟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