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之出(第5/13页)

〔25〕 太平县:今安徽的黄山太平县。

〔26〕 上睦、临睦:太平县的两个地名。舒溪的东源,起始于黄山主峰南麓,环至东面北流,入太平县境,被叫作睦溪。上睦位于黄山北麓,临睦位于上睦北面。

〔27〕 临安:就是今杭州临安。

〔28〕 于潜:位于浙江临安西六十余里,清末尚有该县,今已并入临安。

〔29〕 天目山:由于山有两峰,峰顶各有一池,左右相对,得名天目。天目山脉横亘于浙西北、皖东南边境,有东天目山和西天目山两座高峰,海拔均在一千五百米左右,东天目山位于临安县西北五十余里处,西天目山位于旧于潜县北四十余里处。

〔30〕 钱塘:南朝时期改钱塘县置,在今浙江杭州。

〔31〕 灵隐:灵隐寺,位于杭州市西十五里灵隐山下。南面有天竺山,其北麓有天竺寺,后世分建上、中、下三寺,下天竺寺在灵隐飞来峰。陆羽曾到过杭州,写有《天竺、灵隐二寺记》。

〔32〕 桐庐县:即今浙江杭州桐庐市。

〔33〕婺源:治所位于今江西婺源西北的清华镇。

〔34〕润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江苏南京、句容、镇江、丹徒、丹阳、金坛一带。

〔35〕苏州:辖境大致位于今江苏苏州、吴县、常熟、昆山、吴江、太仓,浙江嘉兴、海盐、嘉善、平湖、桐乡及上海的部分。

〔36〕江宁县:西晋太康二年(281)改临江县置,唐武德三年(620)改属为化县。唐贞观九年(635)又将白下县更名为江宁县,属润州。唐至德二年(757)归江宁郡治,唐乾元元年(758)为升州治,唐上元二年(675)更名上元县(今江苏南京江宁)。

〔37〕长洲县:今苏州吴县。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局部)

【译文】

浙西一带出产的茶,以湖州的为极品,(湖州长城县顾渚山谷产的茶与峡州、光州出产的茶类似;山桑、儒师二坞、白茅山悬脚岭产的茶与襄州、荆州、义阳郡的类似;凤亭山伏翼阁、飞云寺、曲水寺、啄木岭产的茶和寿州的类似。安吉县和武康县出产的茶与金州、梁州的类似。)常州产出的品质差些,(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产的茶和荆州、义阳郡类似;圈岭善权寺、石亭山出产的茶和舒州的类似。)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产出的次一些,(宣州宣城县雅山出的茶和蕲州的类似;太平县上睦、临睦出的茶与黄州的类似;杭州临安县、于潜县天目山出的茶与舒州的类似。钱塘天竺寺、灵隐寺、睦州桐庐县山谷、歙州婺源山谷出的茶和衡州的类似。)润州、苏州出的又次一些。(润州江宁县傲山,苏州长洲县洞庭山出的茶和金州、蕲州、梁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湖州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陆羽就曾经隐居在此地的苕溪一带,考察茶事,潜心著《茶经》。这里不但出名茶,还出现不少著名的茶人。

史料记载显示,湖州乌程县的温山,出产贡茶的历史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而湖州长兴县顾渚山的紫笋茶,也是唐时著名的贡茶。该茶碧绿莹润,芽叶似花瓣,香气浓郁,成品茶口感甘冽醇厚,饮完唇齿留香。唐大历年间,当时的湖州刺史在顾渚山的金沙泉边设立了贡茶院,专门为皇家采制贡茶。后来贡茶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唐武宗会昌年间,顾渚山专门从事茶叶采制的茶工多达三万余人。即便是这么多茶工,也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生产任务。据资料记载,当时进贡的紫笋茶有两万多斤。

█〔清〕杨彭年制邓符生刻花卉诗文锡包壶

【名家杂论】

提起历史上著名的茶人,皎然和尚不能不算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皎然出生于湖州的长兴,正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产地,自幼就在种茶、制茶、品茶的环境中成长,成年后入仕途不顺遁入空门,所以有专研茶道的有利条件。

据史料载,公元七五七年,皎然遇到了陆羽。彼此心性爱好皆相似,不久就成为挚友。一隐士,一和尚,在闲暇之际多论诗文茶道,皎然创作了大量的茶诗。世人皆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茶诗数量惊人,而皎然茶诗的数量与其不分伯仲。皎然的茶诗,生动鲜活地反映了当时的茶文化活动,也体现出当时茶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向。更为可贵的是,皎然积极参与茶事,而非旁观者,所以他的诗就显得立体而珍贵。如一首表现山中茶讯的《顾诸行寄裴方舟》,其中就有“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