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之出(第3/13页)

〔15〕 黄梅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更新蔡县为黄梅,唐代沿用,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因县北黄梅山为名。”即现在的湖北黄梅。

〔16〕 麻城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设县(今湖北麻城),唐代沿用。

█〔明〕钱毂 竹亭对棋图(局部)

【译文】

淮南地区的茶,以光州出产的为最好,(光山县的黄头港出产的茶与峡州的一样。)义阳郡、舒州出产的稍次,(义阳县钟山产的茶和襄州的一样。舒州的太湖县潜山生产的茶与荆州的一样。)寿州出产的又次,(盛唐县的霍山出产的茶与衡山的一样。)蕲州、黄州出产的更次一点。(蕲州的茶产于黄梅县山谷,黄州的茶产于麻城县山谷,其与金州、梁州的类似。)

【延伸阅读】

光州,古时候指的是今天河南潢川等地,这一区域的茶叶生产历史非常悠久。至唐代,淮南茶区是当时中国八大茶区之一,也属于方位最北的茶区。而按陆羽的评判,光州茶要算淮南茶中最好的。

至宋朝,光州茶发展更快,当时的官府设置收购茶叶的点,称之为“山场”,光州有诸多山场。宋代沈括的《本朝茶法》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各个山场的茶叶贸易额:在众多山场中,商城年均茶叶交易量达到了四万余斤,子安的年均茶叶交易量有两万两千斤,两山场年贸易合计六万三千多斤,加上外场的收购,占淮南茶区贸易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清代陆廷灿在其著作《续茶经》中记载,唐时全国的名茶有二十六种,而光州占了三种,“东首、浅山、薄侧出光州”。这种记录侧面反映出唐宋时期,光山茶不但产量高,而且其中有名茶出现。到宋太宗年间,茶叶的形态开始出现大的改变,唐时盛行的饼茶开始被散茶所代替。淮南茶区率先生产散茶,当时的《宋史·食货志》上就有如此记录:“茶有两种,曰片茶(饼茶)、曰散茶……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绿茶之类十一等。”

光州散茶在宋时茶形态变革中,仿效六安小把茶的制法,之后又借鉴龙井茶的制法,随后在众多名茶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今天举世闻名的信阳毛尖茶。

█〔清〕史维高制加彩山水图方壶

【名家杂论】

信阳自古产好茶,历史上对此地茶予以肯定的记载非常丰富。据《重修信阳县志》中记载:“茶,唐《地理志》义阳贡品有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能让陆羽、苏东坡等人赞赏的茶,确乎是世间极品了。

信阳人对于茶的喜爱,远胜于酒。过去的平民百姓中流行喝大叶粗茶,这种茶敛气性好,不需要密封茶味也不会流失。此茶泡出味道略微涩,后味甘甜,且需的茶叶量少,泡数日也不会馊水。市井间摆茶摊、茶棚的商人,最喜欢用此茶。古时田间地头的农民,喜欢一种叫“满天飞”的乔木茶叶,它是端阳节左右采茶,经过揉制、发酵制成,如今已很少见。至于茶中精品毛尖茶,一般人也只是在节庆的时候品一点罢了。

在信阳的大别山区,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火塘之上悬一把煮茶用的水壶。每年的秋风瑟瑟之时,山民们就开始为火塘燃火,然后在茶壶中灌满山泉水,放在火上。水沸沏茶,热腾腾喝下去。初入口苦涩,细品喉舌间尽是茶之甘香。此时山间寒凉尽去,但觉神清气爽,茶之美,难于辞表。

【原文】

浙西〔1〕,以湖州〔2〕上,(湖州,生长城县〔3〕顾渚山〔4〕谷,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师二坞〔5〕,白茅山〔6〕悬脚岭〔7〕,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8〕伏翼阁〔9〕、飞云〔10〕、曲水〔11〕二寺,啄木岭〔12〕,与寿州同。生安吉〔13〕、武康〔14〕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15〕次,(常州义兴县〔16〕,生君山〔17〕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郡同;生圈岭善权寺〔18〕,石亭山〔19〕,与舒州同。)宣州〔20〕、杭州21〕、睦州〔22〕、歙州〔23〕下,(宣州,生宣城县雅山〔24〕,与蕲州同;太平县〔25〕生上睦、临睦〔26〕,与黄州同。杭州,临安〔27〕、于潜〔28〕二县生天目山〔29〕,与舒州同。钱塘〔30〕生天竺、灵隐〔31〕二寺;睦州生桐庐县〔32〕山谷;歙州生婺源〔33〕山谷;与衡州同。)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