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之饮(第4/6页)

第四个阶段是全叶冲泡法。这种方法也是从唐代开始,明清盛行。唐时就有蒸青制茶法,即在采茶、蒸焙之后,并不捣碎,饮用时直接冲泡。但因唐宋以饮用团茶为主,这种方法没有普及。到明代,团茶被散茶取代,全叶冲泡为主的方法开始盛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明〕仇英 松溪论画图

【名家杂论】

佛家有禅语“吃茶去”,千古机锋至今未解。古往今来,不同地域不同人们吃茶的众生图,颇可撷取几处来玩味。

唐宋人吃茶,加盐又加姜,有诗谓之“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夸”。宋人尤其喜欢加核桃、板栗等杂果,后人对此颇多诟病,认为把一盏清茶煮成了八宝汤,不知到底是想吃茶还是吃点心。不仅陆羽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做法,后来很多人也对此举非常不赞同,宋代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就曾分别作诗讽刺:“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

川蜀、京津等地,人们吃茶喜欢泡茶馆,喜欢在烟雾蒸腾中就着一碗茶高谈阔论,虽无品饮佳茗的清静,倒也有生机勃勃的人间烟火气。粤地人喜吃早茶,一壶茶配小甜点,品茶同时又果腹。江浙之间的茶室,多了一些文人气,《梦粱录》中记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梅花酒。”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茶肆中用书画装点,品茶的文化氛围营造得非常到位。

世俗之饮,尽世俗之兴,而能真正体味到茶味清雅的,又有几人呢?佛门之中好茶甚多,清茶一盏,正可助修行之人入禅悟道。若想得茶之清味,必有闲时、闲情。在品茗的闲暇之中,所有人生苦乐之念,世间烦恼之事,都抛至九霄云外。齿颊之间剩下的是一味清香,心胸臆里留下的却是清幽淡雅的禅意。

【原文】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1〕,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2〕壅潦〔3〕,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4〕,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注释】

〔1〕瓯:指金属酒器。

〔2〕飞湍:飞奔的急流。

〔3〕壅潦:停滞的积水。

〔4〕遽:惶恐、窘急。

【译文】

天生万物都有妙用,而人所讲求的,只是一般的生活。用来避风雨的是房屋,房屋就建造得极精致;用来御寒的是衣服,衣服就做得很讲究;用来充饥的是饮食,食物和酒也制作得非常精美。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烹煮,九是品饮。阴天采摘,夜间焙制,则制造不出好茶;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不是鉴别的好办法;风炉和碗沾了膻腥气味,不能用作煮饮茶叶的器具;柴有油烟,炭沾染了油腥气味,不宜用作煮茶的燃料;急流水和死水,都不宜用于调煮茶汤;烤得外熟内生,是烤炙不当;捣得太细,成了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是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过快,就煮不出好茶汤;只在夏天饮茶,不在冬天饮茶,不能说是饮茶。

█清代制茶图外销画

【延伸阅读】

古人总结煮茶有九个难处,其中第四难就是用火。烹茶一定要用“活火”,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燃料的选择上,要取燃烧值高、无异味的材料。客观条件具备后,还要对火候有足够的把控能力。

古时候饮食行业有“三分技术七分火”的说法。对于汤水是否已到火候,那个时代没有量温度的工具,古人只好靠视觉和听觉来判断了。唐代诗人皮日休在《茶中杂咏·煮茶》里写了“三辨”:“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南宋词人李南金也写有一首咏煮茶火候的诗:“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李南金和皮日休的观点相同:水临近沸点,火候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