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战揭开序幕

三点整,几颗照明弹升上了夜空,把库斯特林的桥头阵地映得一片通红。几秒钟令人窒息的寂静过后,突然间山呼海啸,奥得河畔的凹地延伸至法兰克福的地方都被震得抖动起来。像一个幽灵伸出了它的手那样,从一些地方直到柏林,警报声尖叫起来,电话发出尖锐刺耳的铃声,书籍纷纷从书架滚落到地上。红军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十六日,集结了二十个军的二百五十万士兵,四万多门迫击炮和重型火炮,以及一字排开的数百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和三百门自行火炮,发起了这场总攻击。莱岑、泽洛夫、弗里德斯多夫和多尔格林这些地方,处处是冲天的巨大火柱,由炮火构成的火墙,泥土四溅,碎片横飞。成片的森林都燃起了熊熊大火,有几个幸存者事后曾回忆起这炽烈的风暴,说它席卷着整个大地,把一切都变成了冲天大火和烟尘,风暴过后,留下的是成片的废墟。

半小时后,这震耳欲聋的轰炸声戛然而止,又出现了几秒钟令人窒息的寂静,听到的只是火焰的劈啪作响和风的号叫声。随后,在苏军的阵地上,一道探照灯的光束直刺夜空,给其他一百四十三盏探照灯发出了打开的信号,它们各相距二百米,分布在开始厮杀的阵地上。这令人头晕目眩的光带首先照到的地方,是一片满目凄凉的土地,再往前几公里,就将泽洛夫高地照得如同白昼,这就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格奥尔奇•K.朱可夫元帅当天的作战目标。开始这场战役的命令是这样的:“抄近路把敌人打回柏林去,占领法西斯德国的首都,在它的上空升起胜利的旗帜!”

这像戏剧舞台上的聚焦灯光,是在苏军作战处作为朱可夫的“秘密武器”讨论通过的,被证明是带来惨重牺牲的失算。面对某些人的反对,元帅坚持认为,先期升腾起来的大火,会令敌人晕头转向,会把已毫无斗志的敌人“烤得”完全丧失战斗能力,这样,就能在第一波冲击中一举占领他们身后那约三十米高的由洼地和山坡构筑起来的高地。可是由烟雾和因猛烈炮击散发在阵地上的蒸气所形成的厚厚烟障,不仅挡住了探照灯的灯光,而且让进攻的士兵们在乳白色的昏暗中手足无措,越发迷惘。此外还表明,苏军的最高指挥官完全错误地估计了这个沟渠交错、潮湿泥泞的沼泽,和排水渠横贯其中,在那个季节恰好是春天发水、难以行走的复杂地形。运兵车、牵引车以及各种各样的辎重和装备,都陷在了泥地里,而且越陷越深,最后只得放弃。

但最为糟糕的,是熟悉苏军带兵作战军官作战方法的维斯瓦军团的司令,戈特哈德•海因里希大将,在战役开始之前不久,他刚刚收复了前面的防御阵地,这样一来,炮火攻击基本上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当随后而至的步兵在密集的坦克的带领和伴随下,挥着旗帜,尖声叫喊着从烟雾中冲出来时,远远处于劣势,由精疲力竭的部队拼凑起来的防御士兵,只是耐心地等候着,直到他们冲到够近的地方,方才对着蜂拥而至的士兵胡乱扫射一气。与此同时,数百门高射炮低垂的炮膛里炮弹齐发,不一会儿,成群结队开动着的坦克车,只留下影影绰绰的轮廓。天色放亮时,进攻者损失惨重,这次冲锋被击溃了。

第一次进攻失利后,朱可夫命令发起第二次冲锋。他对失败懊恼不已,几乎陷入绝望,再加上明显地表现出恼怒的斯大林的催逼,他对原先的进攻计划做了修改,命令在后方阵地的两个坦克兵团提前投入战斗。本来是想用它们在德军防御屏障上撕开一个大口子的,现在它们挺进到了战斗现场,使得原本就乱成一团的身后战斗部队更加混乱不堪。它们行驶在阻塞的公路上,拼命地穿越迷失了方向的部队,因而阻止了炮兵们转换阵地,切断了给养和供应的运输通道。再者,因为它们与其他部队没有任何配合就进入了战斗阵地,因此引发了一场不可救药的混乱,并马上导致苏军军事行动的全面瘫痪。朱可夫集团军中一名高级军官,大将瓦西里•I.崔可夫在四月十六日晚记录道,苏军未能完成他们的计划,在某些地方“没有前进一步”。在大战开始后的第五天,占领柏林的计划落空了。

设于帝国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大本营,几天来就在不安、焦躁和近乎麻木的屈从等混杂的心态中,等待着攻击的到来。第一批有关暂时取得阻击胜利的报道,再次燃起了纷乱的、像吐火女神那样渴求胜利的希望。希特勒毕竟还在布置着,让政府机构所在地,尤其是总理府的周边地区做好抵抗的准备,部署反坦克大炮和掷弹筒,并到处设置射击孔。中午时分,他发布了《给东线士兵的日令》,该命令发誓要把“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这个死敌”斩尽杀绝,并坚信来自亚洲的攻击“这次也会在德意志帝国的首都前碰得头破血流”。“你们在东方的士兵都知道,”命令继续说道,“什么样的命运会特别威胁着德国的女人和孩子。老人、男人和孩子将惨遭杀害,而女人和姑娘则可耻地沦为军营里的妓女。剩下来的人将被押往西伯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