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36/60页)

公元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攻打新安。随王世充一块出征的,有两位名将,一是程知节(就是程咬金),二是秦琼(秦叔宝是也)。

程知节和秦琼,都一度是李密瓦岗军的部将,李密失败后,他们被迫投奔了王世充。要说,从表面上看,王世充待他们不薄,让他们当大将军,平时还好酒好肉招待着,好言好语伺候着;但是,二位将军,都是武夫,都是实在人,从前跟的又都是李密这样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物,在跟了王世充之后,他们就不免老是拿来对比,最后他们得出了结论——王世充太假了。

程知节对秦琼是这么说的:“王世充气量狭小,见识浅薄,而又喜欢信口胡扯,动辄发誓赌咒,跟个巫婆似的,这样的人物,如何除暴安良,鼎定社稷(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

于是,在这场战事中,王世充跟唐军刚在九曲(河南省宜阳县北)接触,程知节和秦琼刚刚率军列阵,突然之间,二人就带着亲信卫士数十人,离开了阵地,一路西奔而去……

王世充傻眼了,所有人都傻眼了,没人知道程知节和秦琼在搞什么飞机——当然,程知节和秦琼都很实在,他们不会稀里糊涂就开溜的。

在狂奔了一百余步,确认了安全之后(应该远离了弓箭兵的射程),二人下了马,回过头,向王世充叩拜:“承蒙王公的厚遇,我们感激不尽,一直想要为王公肝脑涂地,以为厚报。但是,王公却性情猜忌,容易为谣言谗言所动,我们无法托身于此。如今,我们不能继续侍奉你了,请允许我们就此别过。”

说完,二人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朝着唐军阵地飞奔而去。

王世充顿时呆若木鸡,在这样的场面下,被手下如此的评价,如果地上有条缝,我相信王世充一定会一头钻进去的……很可惜,地上没有缝,王世充尽管脸红的发烫,也实在无处遁形,对二位的阵前倒戈,王世充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扬长而去。

现在我们知道,程知节和秦琼,都成为李世民的亲信将领,为唐朝完成统一大业,都立下了赫赫功劳,他们二人,也都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连这样的人才都留不住,王世充的为人,只能用两个字了——失败。

程知节和秦琼,只是叛将中的代表,还有一些人,做的没有他们那么过头,但同样开了小差——在这场战事中,还有李君羡和田留安,因为类似的缘故,前去投奔了李世民。当然,李世民同样对他们加以厚待。

除此而外,陟州(河南省武陟县)刺史李育德的老哥李厚德(因为老弟李德归附唐王朝,李厚德被打入了殷州监狱)成功越狱,跟守将赵君颖一起驱逐了殷州刺史段大师,然后归降唐王朝。

闰二月二十三,李育德攻破河内郡(河南省沁阳市)境内村落堡寨三十一处。

王世充对接连不断的叛乱,也只是疲于应付。在两天后,王世充派侄子王君廓攻打陟州,为李育德所败,伤亡千余人。直到闰二月二十七,由于李厚德父母患病,他回家探望,让老弟李育德驻守殷州,王世充才出了一口恶气,攻破了城池,还击杀了李育德兄弟三人。

这些人的叛逃,都发生在王世充称帝之前,当然,称帝之后,情况一如既往:

公元619年七月,王世充命罗士信攻击谷州,结果,一如当日的程知节和秦琼,罗士信干脆利落的带着他的一千余部众,投奔了唐王朝。

跟程知节和秦琼一样,王世充待罗士信不薄,还跟他同吃同住,最初,罗士信也是深感厚意的;但是,很快罗士信就发现情况不对,原因是,李密的叛将邴元真在投降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给予的待遇,跟对罗士信一模一样……

罗士信最初是张须陀的部将,张须陀战死后,他投入李密麾下,后来,在一次战事中,罗士信被王世充俘虏,成了王世充的部将。

罗士信是个猛将,为人也非常高傲,他看不起邴元真——任何方面都是;所以,对于邴元真这样的货色,居然得到了王世充的厚遇,而且是跟他一样的厚遇,罗士信感到十分耻辱。

罗士信有匹骏马,被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看上,当时王道询就向其讨要,罗士信当然不愿给,但是,不久后,王世充居然强迫罗士信交出了那匹马。

这两件事之后,罗士信看透了王世充,他看到了王世充的“假”,也看到了自己一面晦暗的前途,所以,他也下定了投奔唐王朝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