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22/60页)
李密乃是败军之将,“阶下之囚”,如今的他,除了那虚无缥缈的黎阳,什么都没有——试问,贾闰甫权衡利弊,又怎会愿意跟李密一起造反?更何况,李渊临行践行的话语音犹在耳,有这样好的新主人,还要旧主何用?
路遥知马力,患难才见人心!
李密懵了,懵了之后,他怒了,盛怒之下,他甚至想要杀掉贾闰甫。
贾闰甫并不买账,他哭着表示,如今你是败军之将,狼狈不堪,有几个人愿意听从你的号令?诛杀翟让,让全天下都认为你忘恩负义,又有几个人愿意再把部队交给你?非惟如此,你的旧部害怕你的出现,还会联合起来进行抵抗。如今天下之大,哪还有你的容身之地?这是我一片赤诚之语,不是心腹之人,谁敢如此直言相告?还请魏公三思!如果一定要杀我,我又何惧一死?
贾闰甫这番话,算是戳中了李密的软肋,不管他到底是因为什么不愿追随李密造反,至少,他对李密前途的分析,并无错失。李密已经完了,贾闰甫是对的,没人愿意承认自己已经完蛋,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谁也无法更改!
李密不愿意承认自己完蛋了,他拔刀砍向了贾闰甫,王伯当拼命劝阻,贾闰甫才躲过一劫,不久后,贾闰甫就逃向了熊州(河南省宜阳县西)。
不同意的不只是贾闰甫,王伯当也不同意。大概王伯当也被贾闰甫的那番慷慨陈词给打动了,此前心存不满的他,如今清醒过来了,降唐确实憋屈,但是,憋屈不也比送命强么?然而,李密已经听不进去了。跟贾闰甫不同的是,即便王伯当认为跟着李密造反一定完蛋,但是,他还是愿意跟着李密一起完蛋。
谁也改变不了李密的心意了。李密斩杀了唐朝的使者,于十二月三十日凌晨进入桃林县,而后让勇士改装易容扮成家属,而后袭取桃林县衙;接着携裹部众,奔向南山(熊耳山),一路沿着险路进发,又派人去通知张善相(此时任伊州刺史,今河南省汝州市),令他派兵接应。
李密率部穿过了陕州(河南省三门陕市),他认为,最危险的路段已经走完了,他带着部队缓缓前行,不久后翻越熊耳山南下,准备投奔张善相。
再然后,大部唐军突然漫山遍野的出现,有如神兵天降,李密的部队瞬间被拦腰切断,首尾不能相顾,于是……
李密死了,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事实上,他的意图,早就被熊州的房彦师看透了,他曾对外散布消息,说要去洛阳,但是,房彦师却认为这是虚张声势,他的目标,只可能是张善相的伊州。因此,房彦师早就在李密的必经之路上,在山谷深涧中埋下了伏兵,在李密走向南山的那一刻,他就已经难逃一死。
李密死了,时年三十七岁,随他陪葬的是王伯当。
李密的复出,以这样一种诡异的方式宣告终结;一代英雄,以如此的方式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道路;李密值得更壮烈的死法,但是,他死得却如此悄无声息。
李密之死的信息,很快传到了黎阳。徐世绩请求为李密收葬,李渊同意了,在葬礼那天,全军缟素,徐世绩以君臣之礼相送,葬之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坟高七仞,当日,全军哀嚎,声震动天,不少人哭至呕血。
呜呼!一代豪杰蒲山公!呜呼!一世纯臣徐世绩!
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李密完蛋了,最开心的人,是王世充,当然,还有个最伤心的——杨侗。
很长时间以来,李密都是杨侗最切齿痛恨的敌人,在东都较量的这几年,是杨侗人生中最艰难的几年,在很长时间里,杨侗做梦都想李密早日完蛋,他每天醒来睁开眼睛,想要听到的第一个消息,都是李密完蛋了没;但是,戏剧的是,如今的杨侗,却是全世界最不希望李密完蛋的人,因为,李密完了,下一个——就是他。李密依然是杨侗的敌人,但是,在此时此刻,再也没有李密这样的敌人,更能成为杨侗生存的依靠了。
人生的吊诡,历史的戏剧,已经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了,不是么?
王世充要对抗李密,他所能依靠的最重的筹码,乃是以顺讨逆的声名,没有隋朝作为大旗,东都根本不可能在李密的长期围困下坚持下来,而杨侗本人,就是隋朝的象征,在干掉李密之前,王世充是断然不会砍掉这面大旗的。所以,在除掉元文都之后,尽管王世充进一步干掉杨侗已经是易如反掌,但他依然假惺惺的装出了一副忠臣顺子的模样,原因无他,只是杨侗还有利用价值。
现如今,李密完了,杨侗的利用价值到头了,所以,杨侗必须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