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24/60页)

禅位的诏书可以现编;三劝三辞的戏码(中国人就这点虚伪,你要篡位也罢了,还偏要装得自己一点都不想干,是人家非得逼着自己干,所以必得推辞三次之后,才能禅位成功,这玩意,恶心人啊),也可以自导自演;至于不听话的杨侗,只需要把他幽禁起来,不让他废话就可以了,负责幽禁任务的,是王世充的老哥王世恽,而幽禁的地点,则是含凉殿……

于是乎,中国历史上最奇妙的禅位大典粉墨登场——整个过程,禅位的主人公杨侗,压根没有出场,非但没出场,他对这场典礼根本一无所知……

当然,只要脸皮够厚,也没什么不可以的——王世充可以的!

禅位大典的日期,是四月五日。

四月七日,王世充乘坐法驾入宫,登极称帝。

八日,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明。

十日,封太子、诸王、诸高官(在此就不列举了)。

根据历代篡位的剧本,还会有最后一步——除掉杨侗。

当然,得有契机。当日高湛干掉高百年时,就有“天现异象”的契机;而王世充干掉杨侗,契机不是天象,而是人事。

主人公乃是裴仁基和裴行俨父子,此二者都是隋朝旧将,能征惯战,在朝内威望鼎盛,如此人物,王世充自然是左看不爽,右看还是不爽。裴仁基听闻此信后,也觉得非常恐惧,于是,就四处串联了一批人,准备干掉王世充,重新拥立杨侗。没有悬念的是,事情泄露了,而后,裴仁基父子,就先行一步了。

此事之后,王世恽找到了老弟,表示,之所以有人谋反,只是因为杨侗还活着,只要他死了,天下就太平了。那就死吧。

几天后,王世充的侄子王行则和家奴梁百年,带着一杯毒酒,找到了杨侗。杨侗很惊讶,真的惊讶——他待王世充不薄,在王世充篡位后,也没有过任何反抗,王世充也对他言之凿凿;他认为,就算这辈子当不了皇帝了,至少,王世充感念恩德,也该放他一条生路……

然而,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杨侗只能做最后的反抗,他要求去请示王世充,是不是真的要毒死他——就算死,也要当个明白鬼。

梁百年同意了,但是,王世恽不同意。

杨侗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见刘太后最后一面。王世恽还是不同意。

杨侗命令手下摆下了香案,向佛祖行礼,而后祈求说:“愿从今往后,不再生在帝王家。”而后,喝下了那杯毒酒……

杨侗的这番“不再生在帝王家”的感慨,乃是末世君王共同的血泪注脚,他不是第一个说这番话的人,第一个人,是南朝刘宋的末代皇帝刘准。

刘准是在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拥戴上称帝的,当然,最终逼迫他说出那番话的,同样还是萧道成。公元479年,萧道成要求刘准禅位,并派部将王敬则率军进宫。看到此情此景,刘准内心澎湃不已,他满肚子的悲凉,让他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刘准的结局也很凄凉,萧道成称帝后,让他迁居丹阳,并派兵“守卫”。在公元479年五月某日,刘准的“卫士”们听的外面人声嘈杂,马蹄阵阵,意识到“变乱”已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掉了刘准。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创意的干掉废帝的方式,高明程度比鸩杀强一万倍,为了这个创意,萧道成大大的赏赐了那位干掉刘准的“卫士”。

当然,鸩杀依然是最常见的政治谋杀手段,原因无他——成功率高。如果说历史上还存在一个失败的案例的话,据我所知,只杨侗一例。王世充的这杯毒酒,不知道是从哪弄来的伪劣产品,杨侗喝下去之后,居然没有七窍流血,立即气绝倒地……于是,也就只能难为王世恽准备一条绢布,使点劲儿,勒死他了……

杨侗死了,时年十六岁,他是隋王朝名义上的第五个皇帝,也是最后一个,他的死,意味着隋王朝正式寿终正寝了。

当然,还有名义上第三个和第四个,我们也花些篇幅,插叙一下吧。

隋朝名义上的第三个皇帝,是李渊入关时所立,是为代王杨侑,他是杨广的长子杨昭的第三子,公元617年十月称帝,年号义宁,尊号隋恭帝。

在三个名义皇帝中,杨侑的存在感最弱,我们所知的事情最少,道理非常简单——他是唐王朝建立的阶梯,这样的罪恶,往往是被历史掩埋的。

次年五月,当隋炀帝被弑的消息传到关中后,杨侑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于是,跟王世充一样的剧本提前上演了一次,杨侑逊位,李渊登基,唐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