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强南弱(第13/21页)
称帝之后,萧纪就觉得,不能当下一个刘备啊,得走出去啊,于是,该年八月,他亲自率兵从成都出发,沿岷江东下。至于说干啥,不解释了。
公元553年三月,萧绎听说萧纪已经从益州东下了,那是又恨又怕——为了解恨,他让人把萧纪的像刻在木板上,亲自用铁钉钉萧纪的四肢和身体,还请道士作法诅咒;至于怕嘛,他又派人把俘虏的侯景党羽送给萧纪,证明侯景已灭。
这里要说一下,侯景攻破宫城后,萧衍在公元549年渴死在了御床上,萧纲则成了傀儡,而且,侯景很快攻取了三吴,随后又击败了萧绎派去讨伐的徐文盛;当然了,也就到此为止了,其后萧绎派遣王僧辩东下,而陈霸先也从广州北上,两方合作,于公元552年四月彻底讨平了侯景之乱。
萧绎之所以要让萧纪知道侯景已灭,是要让这位老弟明白,如今他已经腾出手来专心对付老弟了,你讨不着好的!
然后咧?然后萧纪加速挺进。原因?原因是,萧绎派出去的使节,被在巴东的萧圆照(东征的主意就是这小子出的)给扣了,为此,萧圆照还写信给老爹,说侯景正欢实着呢,萧绎两面受敌,必须能够搞定。
萧纪不停手啊,咋办呢?萧绎狗急跳墙,找了个人,谁呢?宇文泰……
可见,萧氏子弟对于“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是深有领会的。
宇文泰一听有这好事,当时就开会了,说搞定巴蜀,就在此一举了!谁去?众将面面相觑——原因也简单,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征服巴蜀历来被视为不可能的任务,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灭亡蜀国,那叫奇迹,那也吃了不少苦头呢;只有一个人放声回答——我去!谁呢?尉迟迥。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也一点都不曲折……
为啥呢?萧纪离开,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把守益州门户的两个南梁将领,一曰杨乾运,二曰杨法琛,都已经跟西魏暗通款曲了。
为啥呢?因为这俩都有自己的不满,杨乾运本来想当梁州刺史的,结果萧纪把他派去了潼州(首府为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而杨法琛本来想去黎州的,结果萧纪把他派去了沙州(首府为白水,今四川省青川县东沙州乡)……后来,杨乾运有个侄子杨略又劝他,说,侯景之乱刚刚平定,两兄弟又要互相残杀,完蛋是一定的,还不如趁早找个好下家,投靠西魏算了。如此这般,杨乾运就打定了主意,跟杨法琛一起,秘密向西魏投诚了。
然后,尉迟迥出发了,令侯吕陵始当前锋。侯吕陵始推进到剑阁(驻守剑阁的是杨略),杨略就撤了,撤到了安州(首府为南安),然后,翻过城墙,接应侯吕陵始,于是,不费吹灰之力,侯吕陵始挺进到了安州。
五月十三日,尉迟迥挺进到涪水,杨乾运献出州城投降。再然后,尉迟迥留出部分兵力守备潼州,其余兵力出发进袭成都,未几便将成都包围。
当时,成都的守备情况如何呢?兵力不足一万,而且仓库空虚……
情况对萧纪很不利,真的不利,老巢就快被人抄了,此是其一,其二是,在前方,也传来了“噩耗”——抵达巴水后,萧纪了解到,侯景已经完了。侯景完了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萧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他了,而一对一PK,很显然,优势在萧绎那儿——用体育术语说,萧绎这可是主场作战啊!
萧纪懵了,然后,他找来了假传情报的宝贝儿子萧圆照,质问他,怎么回事?萧圆照倒全无示弱:“侯景虽然消灭,但江陵(指萧绎)却没有屈服!”萧纪认为,儿子说得对,本来嘛,有没有侯景,都是要搞定萧绎的——老子现在可是皇帝!
可是,手下们不答应了,萧纪这帮手下,此前都认为是出来讨伐侯景的,没想到,侯景早他妈完了,而老巢却连连传来噩耗,既是如此,那还在外头瞎晃悠啥呀?赶紧回师,救老巢啊!
可惜,萧纪已经打定主意了——不搞定萧绎,他就不回去咯!外加宝贝儿子萧圆正和宠臣刘孝胜一边撺掇,萧纪更是豪情万丈,为此萧纪还下令:“以后谁敢劝阻东征的,一律斩首!”
五月二十八日,萧纪抵达西陵(湖北省宜昌市),军威强盛,整个长江都是他的船舰。守将陆法和在峡口两岸,各筑一个堡垒,运石头倾入长江,并在两岸拉起铁链,意图阻断江面,阻止萧纪的前进。
萧绎有些慌,于是从监狱里释放了任约(侯景部将),将侄女许配给他,然后让他带兵增援陆法和。
但是,局面继续朝着萧绎不利的方向发展,六月一日,萧纪兴筑一连串堡垒,攻破横江铁链。此时,萧绎部将陆法和连连求援,书信如雪片一样飞到江陵,堆到了萧绎的桌案上——怎么办?萧绎只能够再度从监狱里找人——谢答仁,同样是侯景的部将;然后萧绎让谢答仁带兵增援陆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