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第4/24页)

远游冠:制如通天冠,有展筩横之于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

高山冠:中外官、谒者、仆射及洗马所冠。

进贤冠: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大夫、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学弟子,皆一梁。

法冠:侍御史、廷尉正监平服之,又名獬豸冠。

武冠:或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则加金珰、附蝉、貂尾。刘昭云其为“鵔鸃冠”,不过鵔鸃冠系郎官之服,上插鸟尾,非貂尾(31)。

建华冠:据说来自古代的鹬冠。天地、五郊、明堂之礼,育命舞乐人服之。

方山冠:似进贤冠,祠宗朝,大予、八佾、四时、五行乐人服之,冠衣各如五行五方之色。

巧士冠:郊天时宦官黄门四人冠之,乘舆车前以备宦者四星。

却非冠:制似长冠,下促。宫殿门吏仆射冠之。负赤幡,青翅燕尾。

却敌冠:制似进贤,卫士服之。

樊哙冠:汉将樊哙造次所冠,制似冕。司马殿门大难卫士服之。

术氏冠:前圆,吴制,差池逦迤四重。赵武灵王好服之。

鹖冠:武冠加双鹖尾则为鹖冠。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及虎贲、武骑皆鹖冠。“羽林”即指鹖尾如林的意思。《后汉书》卷五二《崔烈传》:“(崔)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

汉廷冠服当然不止这些。比如,还有一种“旄头”,曾是羽林中郎将及羽林孤儿的发式(32);还有一种“小冠”,曾为县令县长所服(33)。此外儒生官僚往往把官服放在一边而另穿儒服,这问题将在第五章讨论,此处不赘。不同时候,冠服式样也会有变化。

读者也许会说,《续汉志》乃晋人司马彪所作,难以反映汉人的冠服观。不过我想这问题不算很大。像汉末蔡邕《独断》一书叙述冠服的模式,就与《续汉志》类同:依照冠类,一一叙述冕、帻、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委貌冠、进贤冠、法冠、武冠、长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巧士冠、却非冠、樊哙冠、却敌冠等(34)。这与《续汉志》大同小异。此外由残留史料片段所见,应劭《汉官仪》、阮谌《三礼图》、董巴《大汉舆服志》等书(35),记述冠服的笔法也差不了多少。

《续汉志》那种叙述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冠统服、由服及人”。即,以冠为纲,先述冠,再述服,再叙使用此冠此服的其人其事。那是一种很“原始”的做法。首先它体现了中国早期服饰“以首饰为尊”的传统。其它民族的服饰史上,也有过“重头”现象,能看到“琳琅满头”的盛况(36)。《续汉志》的叙述给人一种感觉:它是在展示王朝搜罗到和拥有了多少种冠服,随后才是什么人如何使用这些冠服。而这就表明,汉代冠服体制比较地“原生态”,保留着浓厚的“自然差异”。“自然差异”源于生活。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新鲜的冠服大量涌现。汉代冠服体制,就是在周朝的礼服传统断裂后,由其他来源另行形成的。

在这个断裂、转折过程中,“秦始皇定冠服”的事件,具有决定意义:

《后汉纪》卷九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春正月:自三代服章皆有典礼,周衰而其制渐微。至战国时,各为靡丽之服。秦有天下,收而用之,上以供至尊,下以赐百官。(《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年版,下册第165页)

《续汉书·舆服志上》:降及战国,奢僭益炽,削灭礼籍,盖恶有害己之语,竞修奇丽之服……及秦并天下,揽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锡百官。

《晋书》卷二五《舆服志》:逮礼业雕讹,人情驰爽,诸侯征伐,宪度沦亡,一紫乱于齐饰,长缨混于邹翫。……若乃豪杰不经,庶人干典,彯鹬冠于郑伯之门,蹑珠履于春申之第。及秦皇并国,揽其余轨,丰貂东至,獬豸南来。……除弃六冕,以袀玄为祭服。

通天冠据说是秦冠,术士冠则是“吴制”,非秦产。獬豸冠据说是楚国的王冠,有獬豸之象,秦灭楚而得之,赐给了御史戴(37);远游冠据说也来自楚国的王冠,秦汉统治者给太子诸王戴,改其名称为远游冠(38);惠文冠据说是赵国王冠,上垂貂尾,秦灭赵而得之,赐给了侍中戴(39);高山冠据说是齐国王冠,秦灭齐而得之,赐给了谒者戴(40)。在楚汉间,一度连小吏贱民都戴那高山冠了(41)。赵国还有一种鵔鸃冠,冠上饰羽,也是王冠(42),秦汉时却成了侍中、郎中之冠(43),大概也始于秦始皇的“收而用之”。“丰貂东至,獬豸南来”,列国之冠在新的土壤中滋生出来,冲破了周朝礼服传统,又在秦欢聚一堂了。展示罗列被“收而用之”的各国冠服,也就是在展示秦始皇混一六合、天下一家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