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宗教改革(第4/4页)

从那以后,很多人自然不会再把《圣经》当成一切真知灼见的唯一源泉。而且,自由思维的障碍一旦被移开,被诅咒了近千年的科学探索,开始汇成洪流,沿着自然的渠道倾泻而出。希腊和罗马的哲学家们中断了的工作,也从2000年前被丢弃的地方重新捡了起来。

其次,对宽容的事业来说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宗教改革把西欧和北欧从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这个专制统治披着宗教的外衣,但实际上始终是罗马帝国高度暴虐的精神专制的延续。

这样的观点,对于那些信奉天主教的朋友们一定很难表示赞同,但是他们仍然有理由对这场不可避免的运动心怀感激,因为它为他们的信仰产生了有益的作用。因为种种错误做法已经使教会的名字沦为了贪婪、暴虐的别名,教会本身也在想方设法地努力恢复往昔的神圣之名,而且它的成功一度还很辉煌。

16世纪中期以后,梵蒂冈再也不能容忍博尔贾家族。和先前一样,教皇还是由意大利人出任了。要背离这个规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红衣主教们如果选举教皇时挑选了一个德国人或者法国人或者其他的外国人,罗马的下层群众一定会把整个城市闹个底朝天。

不过,新教皇的选举是十分慎重的,只有最德高望重的候选人才有可能当选。而这些新主人们在忠诚的耶稣会(4)教士辅佐下,开始了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赎罪券再不允许出售。

修道院的神职人员必须学习(进而遵守)他们的创始人制定下来的规矩。

在文明的城市里,街道上托钵化缘的僧侣消失了。

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漠不关心的态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追求圣洁有益生活的热情。人们要为那些不幸的人做善事,诚心诚意地帮助那些无力承担生活重负的弱者。

即便如此,大部分丧失的领土再也无法收复了。粗略地从某种地理学概念来划分,欧洲的北半部是信奉新教的地盘,而欧洲的南半部则信奉天主教。

但是如果我们把宗教改革的结果用图表示出来,欧洲发生的实际变化就更加清晰可见了。

在中世纪,有一座无所不在的精神和智力的监牢。

新教徒的起义摧毁了这座古老的建筑物,又用它的一部分原材料构建起了一座自己的监狱。

就这样,从1517年起就有了两座监狱,一座为天主教专用,另一座则是新教的。

至少按照最初的计划是这样的。

但是新教徒没有经过几百年迫害和镇压的训练,因此没能建起对付反对者的樊笼。

大批难以驯服的囚徒从窗户、烟囱和牢房的门口逃跑了。

没过多久,整座建筑物就破败不堪了。

格列高里(5)大帝和英诺森三世原先建造的监狱有相同的外貌,却缺乏必要的内在力量。到了夜晚,异教徒们拉走整车的石头、横梁和铁条,第二天早晨便用这些东西建造他们自己的小堡垒。

小堡垒刚刚建成准备投入使用,还没来得及制定一套新的规章制度贴在门口上,心怀不满的信徒们便蜂拥出走了。这些信徒的上司——现在叫做牧师教长,已经失去了旧日的纪律约束手段(逐出教会、酷刑、处死、没收财产和流放),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下定决心的背叛者按照自己的神学主张建立起一套防御壁垒,并大肆宣扬符合他们当前信仰的教义。

这样的过程反复发生,最后在不同的壁垒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无人区”,好奇的求知者可以在这里随意漫步,诚实的人则可以在这里不受干扰、毫无障碍地自由遐想。

这就是新教为宽容精神所作的一大贡献。

它重建了个人的尊严。

————————————————————

(1)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9个女儿,人们认为缪斯们为艺术家,尤其是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带来灵感。罗马时代,人们认为每一位缪斯掌管一门艺术,其中克里奥掌管历史。

(2) 菲利普亲王(1504-1567):德意志新教领袖。1518年成为黑森伯爵。16世纪20年代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德国。后来,他追随路德教派。

(3) 指克雷芒七世(1478-1534),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1523-1534年在位。曾试图阻止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但以失败告终。

(4) 天主教修会之一,公元1534年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而创建。该会仿效军队编制,组织严密,纪律森严。又被称为“基督连队”。

(5) 格列高里(约540-604)罗马教皇,590-604年在位,他推行修道院制度,整饬教规,强调修道士的苦修和绝对服从,提倡教士独身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