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破除困境的观念升级包(第5/6页)

反过来说,所谓的“不喜欢”,其实大多也只是因为“还没有遇到喜欢的”,或者是因为“上次的体验不好”。道理很简单:任何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物,比如某个菜系的美食或者某种文化瑰宝,都有足够的理由被人喜爱。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喜欢,只不过是因为还没有领略它最美好的那一面。

比如说,“我不喜欢西餐”,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之前去过的那些西餐厅,用餐的体验不好”。因为西餐跟中餐一样,也是博大精深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底气说,自己已经尝试了所有西餐,最后得出一个总的结论说“西餐不好吃”。而你只需要点破这一点,就会给人留下“还有好的体验在等待着我”的想象,而这已经足够让人想继续尝试新事物了。

回到京剧的例子,当有人说他不喜欢京剧,这不是京剧的问题,只是那个人错过了的问题。所以王珮瑜老师才会说:“如果有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希望给你自己一个机会,走进剧场,去感受京剧的魅力。”确实,也有很多人被王珮瑜老师的这段话打动,进一步去了解,并且真的喜欢上了京剧。

+•延伸思考

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学生分成“成绩好的”跟“成绩差的”,这种说法非常打击后进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你完全可以换个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加入未来的“可能性”,让这件事看起来更积极。比如,“这世界上有两种学生,一种是成绩好的,一种是还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成绩变好的”。

这不是文过饰非,而是代表着一种更积极的价值观。“还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成绩变好”,跟“成绩差”是不一样的。前者体现出说话者是一个包容和积极的人,后者则是以僵化保守的方式看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把这个说法的效果发挥到最大,说的人自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毕竟,这种说法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向“还不知道自己喜欢”的人推荐一件事,如果“过来人”都没有自信,他的分享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用心理账户,解决消费观分歧

消费上的观念差异,

往往是因为“心理账户”的不同。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家里的宠物最近掉毛很严重,我跟爱人都要工作,没时间打扫。我提议请保洁阿姨来打扫,反正也没多少钱,可是另一半却非常不愿意,觉得这笔钱是浪费,我该怎么说服他呢?

常见的说法:“请阿姨来打扫也不贵,你怎么这么小气?家里到处都是毛,我们又没时间打扫,你叫我怎么办?”

更好的说法:“请阿姨这笔钱呢,属于专门的生活改善基金。你想想,这笔钱跟我们在外面吃饭、唱卡拉OK、出去旅行之类的开销相比,其实也不算贵。回到家清清爽爽,又不用自己出力,是不是好很多?”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三观不同,本来就很容易导致冲突。而一旦涉及钱,想要改变对方的消费观,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更有效的做法,不是争执某一笔钱该花还是不该花,而是要想清楚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对方心中,这笔钱算是什么类别的开销呢?

就以“是否要请保洁阿姨”为例,觉得这笔钱不该花的那一方,之所以觉得这是“额外”的开销,是因为心里的参照物是“一般生活必需品”,比如牙膏、毛巾、水电一类。这样一想,就会觉得多花一份人工钱,是很偷懒也很浪费的行为。

而觉得这钱该花的那一方,之所以会觉得这是“必要”的开销,是因为对这笔钱的归类是“提升生活品质”,对比的是业余消遣,如旅游、度假之类的消费。而相比之下,请保洁阿姨,性价比其实特别高。

所以你看,与其夫妻之间争吵说:“你如果不想打扫,那就我来!”而另一方回应:“你是在说我懒?算了,你不想出钱,那我自己出!”倒不如回到真正的问题所在——该把这笔钱放在哪个“心理账户”里?

所谓“心理账户”,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会把每一笔收入、每一笔开销分配到不同的“账户”,而对待不同的“账户”,他消费的态度也会不同。既然消费观是从小形成且根深蒂固的,那就不用强行改变,只需要调整“心理账户”的归类就可以了。

打个比方,同样是一百块钱,一边是彩票中奖的收入,一边是工作的收入,一般人都会更舍得花中彩票得来的钱,却舍不得花自己的工资,因为后者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同样的道理,有些人认为“吃得好”比“穿得好”更重要,在饮食上花起钱来比较大方,比如经常去餐厅吃饭,做饭用最新鲜的食材,可是他却不怎么买新衣服,你买衣服给他他还会抱怨价格太贵、不值得。对这样的人来说,饮食是他更认可、熟悉的“心理账户”,所以他更能接受跟“吃”有关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