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做一事就要成一事,成一事就要立一世 (第6/15页)

这一讲足足小半个时辰,把曾国荃听呆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看着手中的玉佩目中落泪。

“二哥,二哥……”曾国荃低声道,“可苦了你了。大哥,你、你瞒得我们好苦啊。”他想到嫂子和侄儿侄女当初悲痛欲绝,至今寡然不欢,重重地叹了口气。

“曾大人。”古平原等了半晌。

曾国荃打断他的话:“你有何目的,只管明说,要银子吗,还是想谋官职?”古平原缓缓摇头,曾国荃眯起眼,眼中射出凶光:“那你要什么,想以此要挟曾家?”

“哈哈哈!”古平原大笑起来,边笑边看向曾国荃,仿佛他说了一句天大的笑话。曾国荃的眉毛慢慢立了起来,自从领兵以来,他立眉就杀人,从来没人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但是想到二哥的命是此人救的,他长出一口气,森然道,“你笑什么!”

“大人请想,我若是把玉佩藏起来,那才叫要挟。玉佩现在大人手上,我无凭无据,谈何要挟?”

确是此理,曾国荃的面色和缓下来:“那你就只是来报个信?”

“不,我想冲大人要样东西。”

曾国荃揶揄地一笑,不以为意地说:“说吧,只要是我曾国荃有的东西,随便你要。”

“我要江宁藩库里那四十万石粮食。”古平原斩钉截铁地说。

“嗯!”曾国荃本来意态闲暇,闻言紧盯了古平原一眼,确定他不是开玩笑,这才冷笑一声,“你好大的胃口,张口就要四十万石粮食。要来做什么?”

“这粮食是我为江南灾民买来的,当然是要来发给他们,解其灾厄,救其水火,果其饥腹,济其全家。”古平原也紧盯着这位巡抚大人。

曾国荃诧异地望着他:“你买来的?哦,原来你就是那个古东家,我听说过,能弄来这批粮食真是本事不小。不过江宁藩库已按价给付,这批粮与你无关了。”

“粮食是发给灾民的,灾民一日困于饥馑,这批粮食就与我有关。”古平原一字一句说道。

曾国荃被他顶得一愣,怒道:“安民告示你没看过?这是为了防备明年天灾,特意存起来的库粮。”

“灾民饿得死去活来,没有力气种田,哪里来的收成?真要这样,明年就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你……”曾国荃做梦也没想到,连三品学政尚不敢对自己如此说话,一个草民居然敢直声而抗,他眉毛一竖,从牙缝里迸出一句,“你不要命了!”

“命只有一条,古某岂敢不要。可是我虽然经商,却从没忘记自己曾是一个读书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死生,有时候不是大事。”古平原声音低沉,“我

在南通修海塘,因为饥荒,无人前来应征民伕。南通一地如此,通省想必皆然,百姓不能耕田做事,离造反还远吗?”

“造反怕什么,几十万的长毛都被老子灭了,这么多湘军在,还怕几个泥腿子反了不成。”曾国荃一生气,丘八秀才的本色便露了出来。

“大人!”古平原的声音震得房中嗡嗡作响,他做梦也没想到掌管民政的一省巡抚居然能说出这种话,激愤之下抗声道,“城里城外都是良善百姓,一心只想填饱肚子,一家只想平安度日。您灭了长毛,还他们一个太平,百姓本来是感激不尽,可是现如今呢,您却要逼着他们造反,您牧民一方,这是您治下的子民,他们称您为父母官哪!”

古平原说得动容,眼角不觉迸出泪花。曾国荃面沉似水,片刻之后他举起手中的玉佩,目视古平原:“你知道我大哥为什么不许他回家吗?”

“知道,是为了保住曾氏一门的名声。”“对。可是名声比起性命来,还是命最重要。我要四十万石粮食,是为了保曾家的命。你再怎么说,我也不会放手。”看了看古平原不解的眼神,曾国荃涩涩一笑,“粮库按天发放,每日一餐,绝饿不死人。我带兵收复江南,这里百姓欠我的,要他们一些粮食有什么了不起……不过,看在你救过二哥,南通一地的粮,我照拨了。”说着到书案后提笔蘸墨,写了一张二指宽的条子,“你拿去藩

库,他们自然给你拨粮。至于别的地方,就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大人……”

古平原还要再争,曾国荃把条子甩在他身上:“滚!”

“李老爷,事成之后,别忘了你答应过我什么。”苏紫轩盯着李万堂的双眼。

“做生意的事情,本人从不食言。只要你能做得到,其余的事儿不过是小事一桩。”李万堂一声令下,扬州一处名园中的木石花草都被移到了江宁城的这处宅院中,经过园艺匠人的巧手布置,不带一丝燥气,恍若百年天成。此刻他就在后花园的游廊中,看着不远处池中鲤鱼游弋,面上带着点若有若无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