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四 大漠孤烟落日圆(第3/5页)

后来地壳凸起,洪水四溢,藏在蔚蓝色海水下面的洋底显露了出来。这洋底就是今天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这两块盆地最初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在伟大的造山运动中,天山山脉像传说中的巨人一样,一天天隆起,成为这块地面最壮美的风景。正是这横亘在这中亚细亚腹地的天山山脉,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一分为二。

“山岳峨峨寿者相,物类秩秩造化功。”这是泰山封禅碑上的话。天山是大自然一件伟大的造化,它的横空出世给这块地面的人类生存以重要的影响。

天山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东天山、中天山、西天山和祁连山。西天山一直伸向遥远的西亚地面。祁连山则越过天山峡口星星峡,绵延千余公里,横贯甘肃境内的整个河西走廊。祁连山在突厥语中,亦是“天山”的意思。

在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它的盆地中央包着一个大漠。这就是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是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的意思。而在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中央,亦包着一个大漠,它叫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

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亦是在侏罗纪时代成长起来的。群山壁立才是瑰丽的景象。一个个拥拥挤挤、神态各异的大山,同样拱出地面,簇拥着它。人们将这里叫世界屋脊。

这些巍峨冰峰叫帕米尔高原,叫喀喇昆仑山,叫昆仑山。而在张骞出使西域的年代,它们被叫作葱岭。与雄伟山峰、浩瀚大漠相毗邻、相衬托的是另一个重要的西部地貌特征,这就是西北黄土高原。它亦是在沧海桑田、山谷为陵的侏罗纪时代诞生的。

在那场堪称伟大的造山运动中,地球上曾经刮过一场暗无天日的大风。

这场大风像一个具有神力的搬运工一样,将昆仑山上的黄土来了个大搬家。

昆仑山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黄土呢?是不是在准噶尔大洋的洋底,如今这最高的昆仑山当年曾经是最低的地方?所以在这座星球的形成时期,这一块最低海底曾沉淀和淤积了厚厚的一层黄泥?

那时刮的风大约是西北风,因此这黄土纷纷扬扬地,撒满了北中国地面。于是乎,甘肃全境,陕西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宁夏全境,山西的晋西北、晋东南地区,河南的西北部,内蒙的居延海地区和鄂尔多斯台地,地表完全为这厚厚的黄土层所遮掩。黄土最厚的地方在甘肃的兰州近郊,那里有一块黄土断崖,用米尺测量是整整500米厚度。人们把这些地方统一叫作黄土高原。

但是在每一个单个的地区,这些黄土高原还有着自己单独的名称。例如著名的陕北高原,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原,还有那著名的宁夏西(吉)海(原)固(原)地区。

腾格里大沙漠,巴丹吉林大沙漠,毛乌素大沙漠,它们则相杂在这些黄土地中间。

舞台搭好了,人类该登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类悲喜剧,该上演了。

辽阔的草原

我们在这里将草原与大漠的概念再扩大一点,以利下面“太阳将从西部升起”这个话题的展开。

亚洲高原像一面招展的旗帜,向西北,它雄视着西方,向东南,它雄视着东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东西方之间,靠一条被称之为丝绸之路的伟大道路沟通着。

在世界东方的首都古长安和世界西方的首都古罗马之间,是一片广袤无边的沙漠戈壁草原地貌,史学家称这块地带为欧亚大平原。在这躁动不安的地面上,生活着许多的今日东海明日南山的游牧民族。按照法国人类学家勒尼·格鲁塞的说法,这些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的游牧人,以七十年为一个周期,向定居文明地区移动,或向东,涌向古长安,涌向昔日的元大都(北京),或向西,涌向君士坦丁堡,涌向罗马。

史书告诉我们,生活在东方亚洲高原的游牧民族,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向西的大移动。这就是公元二世纪开始,公元五世纪结束(匈奴末代大单于阿提拉公元453年死于如今的匈牙利草原)的北匈奴的迁徙,以及后来突厥的迁徙,以及再后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欧亚非大陆的伟大征服。

史书上曾经记载了阿提拉的征服。这支穿越了乌浒河、药杀水,穿越了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多瑙河的庞大队伍,裹挟了欧亚大草原上的几乎所有游牧民族,然后在巴尔喀什山下集结,完成它攻打欧洲文明的目标。阿提拉在强渡莱茵河之后,将罗马城团团围定,这时一个叫敬诺利亚的罗马公主救了罗马。她演出的是一场中国式的昭君出塞故事。

当我们嘴里咀嚼着历史的况味,回溯那一幕幕历史大剧时,我们只能说所有发生的都是应该发生的。这是生存法则在起作用。或正如勒尼·格鲁塞所说:“人类从来不曾是大地的儿子以外的东西,大地说明了他们,环境决定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