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第4/13页)

关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的创作经历,西川曾在一些文章中有所涉及。

1985年6月,西川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进行过一次漫长的旅行。先是随北大“智力支甘服务团”赴甘肃兰州、酒泉帮助当地培训英语师资一个月,然后赴嘉峪关、敦煌、青海西宁、哈尔盖。此间新华社同意接收西川,于是西川在8月份返京,到新华社国际部报到。没几天,便作为新华社实习记者赴山西太原,然后旅经五台山、运城、陕西米脂、绥德、河南洛阳、登封、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四川成都等地,历时半年,直到次年元月份才返回北京,整个行程超过三万里。

在去青海之前,西川与几个同学打定主意要去看青海湖。他们在地图上发现青海湖离一个叫哈尔盖的地方很近,谁料到,下了火车,才发现四处空空荡荡,只有几个揣着刀子的藏族人在站台上游荡。在当地人的提醒下,西川一行找到了驻扎在那里的军队。第二天,在那个部队一个连长的帮助下,西川等人坐上了去青海湖的卡车。

“我们的车在荒原上开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上了一个高坡之后,青海湖突然展现在我们眼前,大鸟像飞机一样在头顶盘旋,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从青海湖回来,我们住到火车站旁边的一家小旅店里,夜里我出来,抬头一看,又傻了眼:满天的星斗啊!世界上除了大地就是星空,和这个小火车站,然后我就写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幻觉在创造历史》)

正如西川所说,那一趟旅程对他“太重要了,完全是作了一次自我教育,眼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我开始了解不同人的生活,体会到贫穷,还有贫穷本身蕴涵的生命力。我意识到我要摆脱学生腔,写作必须容纳地平线”。而西川的诗歌,也是从《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之后逐渐走向成熟的。甚至有一些诗人认为西川80年代的作品在质量上要高于90年代以后,因为它们简洁而机智,不像90年代以后那么纷繁,那么“学者化”。

除了《在哈尔盖仰望星空》,80年代中期,西川的另外两首短诗也风行一时,它们是《体验》和《起风》。

火车轰隆隆地从铁路桥上开过来。

我走到桥下。我感到桥身在战栗。

因为这里是郊区,并且是在子夜。

我想除了我,不会再有什么人

打算从这桥下穿过。

——《体验》

《体验》只有五行,它从一个人在铁路桥下感受火车开过来时的轻微震动着笔,传达了一种属于个人的神秘感觉。这种感觉是独有的,没有同样经验的人们无法体会。

在这首诗歌里,与其说西川写的是一种生活感悟,还不如说是西川在借此诗表达对艺术创作的自信。西川的诗歌,模仿者不少,但模仿者缺乏独到的生命体验和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高超的文字处理能力,只能模仿其形,难得其神韵。因此,在西川的独特性面前,识趣的模仿者一般懂得知难而退,不再“打算从这桥下穿过”。

起风以前树林一片寂静

起风以前阳光和云彩

容易被忽略仿佛它们没有

存在的必要

起风以前穿过树林的人

是没有记忆的人

一个遁世者

起风以前说不准

是冬天的风刮的更凶

还是夏天的风刮的更凶

我有三年未到过那片树林

我走到那里在风起以后

——《起风》

《起风》是西川早期的作品中少见的具有“情节性”的作品之一,全诗共12行,前面10行看起来是客观描写一些自然景象,包括里面出现的人,也是个“遁世者”,“没有记忆”,但这只是一个幌子,只是“起风以前”的情况。后面两行,诗意突然逆转:“风起以后”,一切都已改变。从“起风以前”到“风起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三年,这三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诗人没有明说,但给出一个巨大的空间,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西川还有一首“早期作品”《虚构的家谱》也值得一提。这首诗写一个人在寂静的夜里“以梦的形式,以朝代的形式”沿着时间往上追溯,从当下一直逆行至3000年前,似乎在寻找某种十分重要的事物。依托于想象,虚构了自己的祖先、祖父、父亲的各不相同的身份和生活道路,从而对“自己”的存在进行思考。但他最终没有获得确切的什么——

我虚构出众多祖先的名字,逐一呼喊

总能听到一些声音在应答;但我

看不见他们,就像我看不见自己的面孔

整首诗似乎有点玄虚,却说出了生活的真谛。太阳底下无新事,“我”来自“祖先”,他们和“我”虽不能相见,却能够隔着时空呼应,这是一种血缘,更是一种冥冥中的心理契合。而这样的感觉又何止在“祖先”与“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