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6/7页)

住了一些日子,林叶问我,要不要也到她兼职的网站去上班。那是一个在线文学网站,发小说和散文,偏女性化,侧重都市情感、校园爱情和古装奇幻。以前于舒在宿舍最喜欢读这类网站,虽然不是同一家,但我也看过一些类似的。林叶鼓动我尝试一些新鲜的东西。我没有特别反对,但也看不到强烈的意愿。

我去参加了两次她们的活动。一次是作者笔会,一次是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林叶是组织者之一,我去给她帮忙。笔会上的作者都很年轻,男人大多穿着随意,宽大 T恤短裤之类,女人则打扮得各式各样,还有穿着漫画和游戏里的制服裙。作者笔会谈论创作和类型文学,读者交流谈论作品。两次活动,现场的玩笑气氛都超出我的想象,并不是某种谈论文学理念的严肃研讨会,而是某种新文化的彰显和自我宣言。参加会议的作者相互都很熟悉,私下里打趣着说家长里短。笔会上,话题从类型文学和严肃文学的区分说起,很快就变成类型文学对严肃文学的批评,进而演变为自诩的生机自由力量对老朽保守势力的讨伐。读者见面会则从一开始就像是小说人物 cosplay大会,穿着夸张而廉价。

活动之后,我跟着他们去吃烧烤。饭桌上的内容围绕字数产量和销量,每个月几万字,一本书卖了多少本。有谁出了畅销书;谁一下子红了;谁写得不行,但是团队推手做得好;怎样增加粉丝,怎样包装才有效果。有一个男人话非常多,一直在讲自己原先做过的公司,又在讲他们酝酿的大方案:他做网站,野心勃勃要做文学大生意,让网络文学市值翻十倍,将来搞一个盛大的颁奖典礼,作家走红地毯,像奥斯卡。我身边坐着一个瘦小的男人,看上去年纪不小了,头发已经有点秃。我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他一本一本向我介绍,推荐我去看,然后又为我介绍餐桌上的人。他说这个圈子里有很多人令人感动,为了码字把其他一切都放弃掉,每天在网上呕心沥血写上万字,为了理想奋不顾身。林叶和他们都聊得很好,相互拍着肩膀,像哥们。餐桌上的氛围火热,烤肉冒出烟熏火燎,啤酒杯相撞后,碰洒的酒滴得到处都是。我在烟火中有一点头晕。这是一个封闭而自足的群体,充分享受着这个群体内部的一切追求与关联。席上人来来去去,但几乎所有来的人都迅速学会群体内的语言。

第三次活动我不想去了。我并不能融入那个群体,也不想花很多力气融入。可是林叶说很多东西要熟悉了才觉得好。我就又去了两次。她们花力气做了一个巡回演讲,进入各高校办活动,又做签名售书。有几个作者的学生粉丝团群体蛮大的,阶梯教室挤得人满为患。我在门口帮忙维持秩序,有奖问答的时候,我在座位之间递送奖品。

“新时代到了。”一个年轻作家说,“新的方式将会冲击所有文学。”

他是著名的快手,在网上每天能写万字,也是传说中收入最高的网络作者之一。他擅长写都市言情,段落短而干净,除了情节没有其他。他面庞瘦弱,留寸头,正面相貌平庸,但从某个角度看起来很阳刚,在网上贴了大量同一角度的照片。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经常承担他的女粉丝要求与他合影的要求。林叶和其他活动组织者对此乐此不疲,她们喜欢给作者和粉丝牵线搭桥互动。在活动现场,她们会笑盈盈地招呼作者,说一些小圈子里的笑话,尤其是当着粉丝们的面,给人一种我是文化圈中人的印象,能引起粉丝的艳羡。

“新时代文学,标准就是大众。连文学方式都是大众互动的,一个长篇连载,根据读者每天千百条留言中表达的意见,调整情节,连走向都会发生变化。我们看到那些老牌杂志还在发那些过时的思想和自娱自乐,我们就知道必须打造新时代文学的阵地。什么是好文学,不是权威能说了算的事。”男作家说。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台下的反应,不时留下气口等台下鼓掌。由于涉及什么是好文学,我很感兴趣,很想听他多说一说,可是他到最后也没有说。也许他觉得,他不需要提出标准,听众的标准就是他的标准。

后来我问过林叶:“什么是好文学?就是畅销吗?”

“你不要小看畅销,”林叶说,“咱们说的那些名著,当年也都是畅销书。不是畅销书你今天也看不见。总以为自己搞纯文学就得小众的,说话都酸朽气。”她见我迟疑,又加了句“书不就是写给别人看的吗?除了别人爱不爱看,还有什么标准?”

我后来常想起她的话。别人。看。

林叶在他人的眼中寻找自己。我看着她,看到她一点一点地变化。她也开始在网络上写小说了,有两个晚上,她因为读者轻蔑的点评难过得睡不着觉。有一次,她问我要不要参加一个写手团队,给一本卖得火热的畅销书写续,挂名虽然是原作者,但续集团队也都能获得不菲的分成。还有一次,她初次作为嘉宾作者参加一个读者见面会,活动前一天,她拉着我从三里屯逛到秀水街,逛了五个小时买一条合适的小礼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