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艺术与鬼影(第2/10页)

“说了这话我就完了——我被立即送到休养所过周末。他们不让我说话,也不让我玩耍或者做任何事情,只准我成天坐在教堂里祈祷。就是那次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不同。之后,我再有超感官的体验就闭紧嘴,什么都不说。”

回顾往事,罗琳发现就是自己在植树节那天的经历让她的能力开始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这种能力最终成了助益上千人的神器。尽管埃德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明显的通灵能力,但在20世纪40年代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之间(沃伦夫妇的“驱鬼”事业期),连续不断的接触灵异事件让罗琳的超感官知觉得到了重大提升。后来,20世纪70年代,罗琳在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测试,她的超感官知觉被评定为“远远超过平均水平”。

沃伦夫妇的相遇相知可能会被大家称为命中注定。埃德和罗琳并非一开始就打算从事超自然力量的研究。罗琳解释说,反倒是这个事业找到了他们。

“埃德和我结婚的时候,我们两人都是十八岁,当时他在海军服役。事实上,等埃德从太平洋战场上回来的时候,我们唯一的孩子朱迪已经六个月大了,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她。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我们就和大家一样必须得找个维生的工作。我们俩都会画风景画,而且都在绘画方面怀有抱负。埃德和我早在战前就参加了纽黑文市的艺术学校课程,因此我们在结婚之初以为我们俩都会成为画家。不过最终,艺术成了我们通往灵学研究的敲门砖。”

“你们看,”罗琳继续说,“我们画画需要一个主题——一个好的主题,人们能看懂的主题。结果,后来证明闹鬼的房子就属于这种主题。埃德会在报纸上找关于房子闹鬼的新闻,或者从本地人口中打听到哪里有鬼屋。然后我们就开着老雪佛兰去现场。埃德会将房子和周围的环境完整地画下来。当然了,他画的时候,房子的主人会透过窗子窥视我们,心想这是在干什么。我们那时候还年轻,其中一个人会上前去敲门,给他们看房子的速写画,然后趁机打听闹鬼的事情。如果故事足够吸引人,我们就会把那座房子的画收进我们的作品集中,之后再在画展上卖掉它。”

“总而言之,我们花了五年的时间在乡间各处旅行和绘画,调查闹鬼的房子——这不能全算是碰巧,我可能得这么说。就在我们结婚前,埃德已经读过他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关于超自然的书,尽管那时候我对此并不知情。除了画画之外,他全情投入现场调查,同时还记下来那些书中错误的地方。”

沃伦夫妇切切实实地为他们那方天地从这个世界中汲取了大量的信息。他们常常首先去调查那些闹鬼地方的人,甚至有时候是唯一的调查者。尽管埃德小时候会看到一些令其他人汗毛倒竖的灵异现象,但罗琳从来没有过见鬼或被鬼困扰的经历。因此,作为成年人,她保持着喜欢质疑的那份天生特质。

“起初,”罗琳回忆道,“我对那些和我们聊鬼魂的人十分警惕。我以为他们是受到了自己过分活跃的想象力的折磨,或者只是想编故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事实上那时候,人们告诉我们的一些事情听起来实在太离奇了。后来,经过时间的沉淀,我才逐渐相信他们的话。我们会去差别很大的各种地方,这一周在爱荷华州度过,下一周又在得克萨斯州,但是有一点总是相似的,有时甚至完全一样,那就是这些人讲的故事。我和埃德到了那儿,画得不亦乐乎,颜料沾满我们的双手双臂,还向年龄几乎是我们两倍的人们提供咨询,告诉他们我们所知道的幽灵世界的玄机。”

沃伦夫妇在这段时期了解到关于鬼魂的哪些情况呢?灵异现象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有人问过,幽灵是怎么现形的呢?

“大多数人似乎以为鬼魂会以雾气朦胧的形态游荡在老宅子的楼上。”埃德回答,“并非如此:为了能让人眼看到,鬼魂或鬼影必须借助物理能量才能现形。我们了解到,人类的幽灵想要实体化有两种基本途径。一种需要人类在场;一种不需要。”

“对于需要另一个人类在场才能现形的人类幽灵来说,它会经历一个复杂的能量转移的过程。”埃德说,“大多数鬼魂不过是以人类周身散发的光环的形式出现。每一个人的身体周围都会产生生物性发光,形成一个光环,这就是身体在自然地释放能量的标志。像罗琳这样具有超感视觉的人可以看到并‘解读’人类的光环。这种光环通常有三层,分别反映出一个人的生理、情绪和心灵状态。幽灵也会解读光环,一个人的光环可以排斥或吸引某个特定的幽灵现身。幽灵可以从这种生物性发光或光环中汲取少量的能量,从而聚合成一个球体或者几束极细的光。这种光能量,再结合房间中的热量和电磁能量,就是人类幽灵借以现形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