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5/10页)

第二天,当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我犹如走出了一部无比漫长的哀伤电影,我曾经活在里面浑然不知,她的美丽也从来无人知晓,除了我,这世上的一个秘密永远被封存了起来。她似乎永远消失了,如海水消失于沙砾,露水消失于阳光。而我的生活,势必要继续下去。在亲手结束这个美丽又危险的幻梦之后,我惴惴不安地过了几天,每个夜晚都需要重新确认这是否真的已经结束,厨房洁净如新,音乐永不间断,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李小芹的妈妈后来又给我打过一个电话,说她去派出所报了女儿失踪,派出所的警察并不接受她的报案,说只要有短信过来,那就证明她并没有失踪,李小芹几乎每隔十天才会给她发个短信,内容全是相同的:我很好,请放心。手机号码依然不会固定,好在总是在两个地方,要么桂海,要么北京。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我反而轻松了起来,至少她交给我的任务不是那么迫切了。李小芹也许正安稳地活在某个地方。我继续着我在“云飨衣裳花飨容”里的漫游,兴致越来越浓厚,这里面有两个目的,第一,我是个天生的厨艺爱好者,那个神秘的厨师勾起了我巨大的好奇心,仅从图片,我也能认定他是我见过的众山之山。第二个是我有可能从里面发现李小芹的踪迹,群成员鲍尔丁或许和她有密切的关系,他们还对话,那两个问号虽然没有下文,但可以肯定,李小芹是最早加入这个QQ群的人之一,她和鲍尔丁很熟悉。当然,如果没有第一个原因,那么我追寻李小芹的事情很有可能就不在这了,我大可以马上结束,或者换个地方尽点义务,我来这里和其他人没有两样:厨艺,神往,或者好奇。

这是一个只有两百人的QQ群,我很快搞清了它的价值所在,实际上它已经很有名气了,我搜到了不少帖子,里面充满了它的故事,亲历者无一例外地赞赏着那个神奇的餐厅和它的主人,他会邀请群成员在他的私人厨房里免费就餐,每次只邀请一个,且对赴宴者有严格的要求,他会给她们发来私信,且同时要求用摄像头拍照,以防有人冒名顶替,第二是需要核实身份,主要是职业,他决不允许各种穿着马甲的大侠存在,而是要求网络上的身份和本人基本一致,能够提供点证件或者材料都可以。那些亲历者似乎使尽了所有的词汇,都不能描述那个晚餐的美味的十分之一,他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一种奇特的鲜味,那种鲜味是杀手锏,几乎适应了每一种食材,肉类、禽类、水产、蔬菜,我猜不到到底是哪种高汤或者提鲜剂,总之它能够将所有食材本身的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鲜,是一种英文里根本没有对应词语的形容词,fresh只用来形容食物的新鲜程度,另一个词则可以用来形容所有好吃的滋味,它只存在于中国餐饮的独特品味,感受如同味觉里的诗句,对应的是明朗的大自然和食品的精气神,我隐约猜到,那种神奇的感受应该来自于它对食材的催化作用,让它们依旧身处薄雾、露水、溪流和田野之中,它是巧妙地提升了它们,而不是去破坏它们,让它们本有的味道,变得更加自然可口。

这个了不起的厨师就是群主本人,群主就是鲍尔丁。

我只在一张菜肴图片上找到了他的一张漫画头像。漫画是一种不可逆向操作的艺术。如果是一个你见过的人,将他画成漫画图像还是很容易辨认出来的。但没有见过的人,想要从他的漫画头像还原出他的本来相貌,确实异常艰难。我以李小芹的名义隐身登陆,连续数天都在观察这场网络的饕餮盛宴。“云飨衣裳花飨容”只能容纳两百人,但有成千上万人听说过它的故事,这个伟大的城市从来不乏讲故事的高手,故事从越隐蔽的角落传出,就越能吸引人。群成员里大概有百分之八十是年轻女性,主要是职业女性,她们是生活积极的享受者,会不遗余力地传播这个故事,而那寥寥无几的男士,都貌似金融、工商等职业精英,其实他们是最没有时间上网聊天的人群,但鲍尔丁似乎有一种魔力,还是能吸引他们来到这里,他们可能是受了那些狂热女性的蛊惑,然后彻底爱上了鲍尔丁。

鲍尔丁对每一个赴宴者都免费,之后他们讲不讲这个故事他也不强求,但他的传说确实在短时间内席卷了这个伟大的城市、慷慨、高端、神秘,在那么多美食传说中他终于站上了顶峰,这将他的故事推向了云端,可能这正是他将这个私人厨房开在写字楼高层的用意。那些狂热的崇拜者在他的注视下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似乎可以将他推向任何他想去的地方。按照通常的逻辑,我是绝不相信这个神话可以单独存在的,他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单纯去交友、享受,几乎每个赴宴者都会提到享用了昂贵的菜肴,南非鲍鱼、黄唇鱼之类,他为此在付出巨大的成本。很有可能,“云飨衣裳花飨容”其实是被另一种更神秘的力量所主导着,它应该是某个链条中的一环,只是现在根本无法看清整个链条的结构,按照通常的商业思维——如果这个事情真的是商业行为的话,他绝不会让“云飨衣裳花飨容”长时间停留在目前的阶段,只博取一些名声。他在接近另一个目标,冷静地注视着围绕他的一切动静,是那些拥趸浑然不知而已,以为这场盛宴可以永远流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