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6/6页)

“没问题,查尔斯。”我答。我隐约猜到他一定是在谈那个他在斯泰普尔赫斯特事故现场从车厢残骸里救出、再亲自送到查令十字饭店安置的年轻人。那人姓狄更森,我记得好像叫爱德蒙或爱德华之类的。仔细一想,这个姓氏也太巧合了。

我们走上车道,远离那些鲜红天竺葵,那股不适感又神奇地迅速消失,就跟它出现时一样。

小马车的车厢很窄,狄更斯却硬要上车跟我和查理挤在一起。查理驱策小马奔上格雷夫森德路,再转上罗切斯特路,朝海厄姆车站驶去。时间还够。

起初狄更斯还算自在,跟我闲聊些《一年四季》的出刊事宜。等小马车加快速度、跟路上其他马车一起往前奔驰,海厄姆车站遥遥在望时,我看见他那张在法国晒黑的脸先是转为苍白,之后变成铁灰色,豆大的汗珠从他额角和脸颊冒出来。

“查理,麻烦你慢一点儿,也别让车子左右晃动,感觉很不舒服。”

“是的,父亲。”查理拉紧缰绳,直到小马停止奔跑。

我看见狄更斯的嘴唇愈来愈薄,到最后变成一道没有血色的缝隙。“查理,再慢点。拜托,别跑那么快。”

“好的,父亲。”二十多岁的查理像小男孩似的瞥了他父亲一眼,脸上的表情忧心忡忡。此时的狄更斯双手紧抓马车侧板,身体毫无必要地向右倾斜。

“再慢点,拜托!”狄更斯大叫一声。马车此时已经减慢到步行速度,肯定比不上狄更斯每天健走二十、二十五或三十公里时,能够轻易达到也确实做到过的时速六公里稳定步伐。

“我们会赶不上火车……”说着,查理先是往前瞄一眼远处的尖塔和火车站塔楼,再转回来看他的表。

“停车,让我下去。”狄更斯下令。他的脸色灰得像小马的尾巴。他踉踉跄跄跨下马车,回头跟我握手。“我要走路回去,这天气很适合走路。祝你旅途平安,如果狄更森先生有任何需要,今晚就派人给我送个信。”

“我会的,查尔斯。我们很快会再见面。”

狄更斯的背影看上去老了许多,不像他平时那样自信满满地昂首阔步往前走,几乎是摸索着走在马路边,佝偻着身子,拄着手杖朝盖德山庄的方向前进。

[1]此处原文写长女,据查狄更斯的长女是玛丽,出生于1838年,此处的凯特是次女,出生于1839年。——译注(本书中注释,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译注)

[2]Micawber:狄更斯1850年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里的角色,是狄更斯以自己父亲为原型创作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