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司特卢的女修道院院长(第33/37页)

“走吧!”

“小姐,您仔细想过啦?虞耳先生可真爱您!”

“我也一样,我爱他。拿着信,你亲手交给他。”

“好,您是好人,上帝赐福给您!”

屋高奈走开,很快又回来;他发现海兰死了——她拿短剑扎在自己的心窝里。


  1. ◎卡司特卢城现今已经不存在。一五三四年,教皇保罗三世(PaulⅢ)登基,封他的私生子路易吉·法尔奈斯(1503-1547)为卡司特卢公爵,这块滨海的肥田便落在法尔奈斯一姓手中。法尔奈斯既是封建主,故事里的主教和女修道院院长在当地违犯教规,身兼红衣主教的封建主就不能坐视不问。后来的教皇总想找一个借口,把这块肥田抢到手里,可是直到一六四九年,才实现这个愿望:由于出兵反而把卡司特卢夷为平地了。​

  2. ◎险剧原本是一种音乐剧,人物上场用音乐伴奏,对话也常用音乐补充,十八世纪末盛行于帝国和复辟期间,音乐有时弃而不用,主要特征是情节紧张曲折,经常用毒药、刺刀、改装、抢劫等种种凄惨恐怖的场面来刺激观众。​

  3. ◎腊万纳,从一二六五年起,到一四四一年为止,由波伦提尼一姓统治,后并入教皇领土。法恩擦,从一三三四年起,到一五五〇年为止,由曼夫赖狄一姓统治,他们是从德意志来的贵族,后并入教皇领土。伊莫拉,在意大利统一以前,属于教皇领土。吉洛拉冒·芮阿理欧(1443-1488)利用叔父的教皇权势,做了伊莫拉的统治者,后被佛罗伦萨的美第奇一姓推翻。维罗纳,从一二七七年起,到一四〇四年为止,由斯卡拉一姓统治。卡奈是其中一个统治者的名字,自称“伟大的卡奈”,在维罗纳充当神圣罗马帝国的代理人。卡奈的称号一共用了三世。博洛尼,从一四〇一年起,断断续续到一五〇六年为止,由奔提渥里欧一姓统治。米兰,在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将近两百年,由皇帝派维斯困提(Visconti)一姓统治。在美第奇一姓内,考麦(1389-1464)明明想做统治者,却表示自己愿做“共和国的第一个公民”。他的孙子罗棱索为了解除佛罗伦萨的围困,曾经亲自到敌人的宫廷求和。​

  4. ◎一五六九年,教皇封考麦一世(1519-1574)为托斯卡纳的大公爵。托斯卡纳指意大利中部一带,京城即佛罗伦萨。斯特洛奇一姓是佛罗伦萨资产阶级的另一大户,拥护共和国,是美第奇一姓的政敌。和美第奇斗争最厉害的是吉默巴提斯塔·斯特洛奇(1488-1538),娶的是美第奇一姓的女儿,和考麦一世熟识,失败后,在狱中自杀。​

  5. ◎塞维涅夫人(1626-1696),在法国十七世纪以书信见称。司汤达在他的《论爱情》里,要他的读者读她的书信,增进对十七世纪的理解。​

  6. ◎法国十七世纪的国王路易十四,自称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表,说“谁生下来是子民,就该盲目服从”。​

  7. ◎这种向妇女献媚的精神的主要来源,在中世纪可以说有两个:一个是柏拉图哲学的复活,从但丁起,开始歌颂精神恋爱;另一个是基督教很早以来就对童贞女(由于膜拜耶稣的母亲的缘故)表示崇敬。司汤达结合这两种来源,又指出了它的社会根源。和塞维涅夫人同时的格言作者拉·罗什富科就贬斥这种精神,他说:“精神献媚就是以一种周到的姿态说出媚话。”他又说:“献媚之间最缺少的东西就是爱情。”它是封建社会上层人物的一种虚情假意的社交手段。​

  8. ◎彼特拉克(1304-137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抒情诗人,他在搜集古代写本和古籍上,曾经下过很大的功夫。​

  9. ◎他们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拉斐尔(1483-1520)是罗马画派的创始人。乔尔乔涅(1477-1510)和提香(1490-1576)属于威尼斯画派。柯勒乔(1494-1534)是帕尔马画派的创始人。​

  10. ◎十六世纪的法国几乎可以说是在两个长期战争里度过的:在前半世纪,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争夺意大利;在后半世纪,天主教派和耶稣教派在本国争夺统治权,形成所谓“宗教战争”。​

  11. ◎嘎斯帕洛奈是最后一个强盗,一八二六年归顺政府。他和他的三十二个部下,被关在契维塔-韦基亚的寨堡。他逃入亚平宁山,由于缺乏饮水,被迫妥协。他是一个有才情的人,面貌相当惹人喜爱。——原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