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二 夸张故事(第4/7页)

我不得不克制自己,因为此番夸大其词的开场白目的并不在于吹牛尽兴。正如昆提利安所说:“适可而止是必要的。虽然被夸张后的文字远远超越了可信的边界,但也不应该过于夸张。原因在于,不论是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其他任何情况下,作家们都不应痴恋于过度的矫揉造作。”

“接下来,我将为各位讲述所有牙齿藏品背后那一段段令人着迷的夸张故事。我真切地恳请大家将它们买下带回家,戴上使用,或仅仅将它们永久收藏。如果这些牙齿最终没有被拍卖出去(此时我故意有些夸大其词、语气逼人),那么它们将被卖到国外。我想每个人都不想看着它们流失海外吧: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本来就少得可怜,结果还被外人拿了去。”在阐述完这个观点后我注意到,虽然话里有水分,但是终于开始抓住老人们那一颗颗信奉卡尔德纳斯主义的心了。我半侧身,立刻走向我那套牙齿收藏。我拿出第一颗,一边将它放在手中高高举起,一边走回讲道台,举手投足像个灵魂出窍的女祭司。之后,我带着行业门第中最棒的拍卖师特有的那份熟练和优雅,将拍卖词娓娓道来。

夸张故事之一

第一件拍品。虽然品相稍有损坏,但考虑到拍品年代久远,整体状况甚好,甚至可以说极佳。牙尖之所以平整,人们推测原因在于原主人柏拉图吃饭说话从不间断。柏拉图先生身高一米六五,体宽八十五厘米:身材中等,但结实如角斗士。淡棕色的胡须长而茂密,如棉花般蓬松。相同颜色和质地的头发也同样茂盛。柏拉图对穿衣规矩视而不见:他喜着无腰带宽松托加长袍,不穿凉鞋。柏拉图先生曾将牙齿生长和陷入爱情相比。他说:“在陷入爱情的过程中,灵魂变得欢愉而易怒。灵魂逐渐羽翼丰满,像个孩子:孩子的牙龈因生出乳牙而变得敏感脆弱。”这比喻很美,不是吗?

说到这儿,我为了营造更好的效果特意停顿片刻。晨风从教堂的大门徐徐吹入。我似乎感到一缕神圣之光从天而降,奇迹般地将讲道台照亮。我抬头向上看,结果发现这光是爬到教堂中殿观看台的侍童蒙赫用镜子反射下来的,根本不是什么神光。虽然如此,镜子反射过来的光令我顿时灵感十足。我吸了口气:“女士们先生们,谁愿意出最高价买下这第一位恶人满是虫眼的牙齿呢?”

教民们的最后一排座位中,有人举起一只羞涩的小手:“1000比索。”另一个更加热切的声音紧随其后:“1500。”之后出价声此起彼伏。牙齿最终以5000比索卖出。头场拍卖还算不赖,暖暖场。买家是一位身材矮小、衣着奢华的老妇人:她虽然长得和善,但藏在这和善面庞之后的,应该是个一肚子坏水的邪恶女人。“我喜欢哲学,”这个恶心的老太太说,“尤其是柏拉图,我喜欢柏拉图的一切和关于他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我觉得正因为这个原因,她才出如此高的价格买走了我收藏中最破的那枚牙齿。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第二位恶人的牙齿故事。

夸张故事之二

这颗臼齿的主人来自北非,身材中等,胳膊瘫软,皮肤光滑。他就是来自希波的圣奥古斯丁,他长年有龋齿。诸位看到这个洞了吗?就是折磨人的龋齿造的孽。假设我们从这个牙洞进入牙齿内部,并一直前行到连接着奥古斯丁大脑的牙神经部位,那我们将会得到一份历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记忆。奥古斯丁先生将记忆比作一片开阔无垠的田野,它保存了通过感知进入大脑的所有印象及其变体。田地里还保留有其他被托付于此的东西,比如数学中的抽象数字,年轻时真真假假的记忆。在田野最遥远的地方,甚至还可以找到那些他以为已经遗忘而其实并未忘记的事情。在某个遥远的房间里,我们可以找到当年还是一位年轻修辞学学生的奥古斯丁的记忆:那时的他饱受牙疼的折磨,痛不欲生;家人和朋友围在他身边,误以为他死期将至;过度的疼痛使得他连嘴巴都张不开,无法向众人解释到底是什么病在折磨着他。在某个时刻,他攒起全身的力气在一块蜡板上写下:“请你们为我的健康祈祷。”亲朋好友便一起祈祷起来,小伙子竟然痊愈了。真是个奇迹呢。从此他决定献身于上帝,具体方式就是通过几年之后开始动笔撰写的一本书,也就是他那部闻名遐迩的《忏悔录》。我亲爱的买家们,也就是说,《忏悔录》诞生的契机是这颗牙齿带给他的疼痛。谁愿意出最高价买下希波的圣奥古斯丁这颗博闻强记的臼齿呢?诸位愿意出多少钱?

有很多人感兴趣。第一位拍卖者愿意出500。下一位喊出的价格比第一位少:他想博得我的同情,他说自己已失忆多年,比任何人都需要这颗牙齿。和他坐在同一条凳子上的同伴们立刻让他闭嘴,边逼他坐下,边说他的情况并不特殊。一轮叫价之后,一位面容和身材都像猫头鹰的女士将这枚牙齿拍走了,付了3000比索。我从身后的桌子上取出第三套拍品,然后走到讲道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