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的传说

他跳起舞来就像一个被冻在轨道上的火车头,只有上身在动,双腿僵硬,微微张开,胳膊弯曲,左、右、前、后,就像在走路。屁股一动不动,不摇,不转,只是偶尔会突然弯腰,毫无先兆,就像那个上身突然要向一片虚无弯腰投降,同时,他的脑袋猛烈而长久地转圈、甩动和摇晃,其实这才是重点,因为跳舞的意思就是要让空气和头发混合在一起……

这是瓦尔哈拉跳法,是在瓦尔哈拉发明创造的,那是他家乡最主要的舞厅,里面有蓝调乐队表演,吉卜赛、Sit、共生、帕萨特,还有一支乐队里的鼓手会在歌唱到一半的时候跳起来,用自己剃光了的脑袋去撞一面金色的锣。那面锣就像一片巨大的神光悬在舞台上方。

后来,DJ们利用没有乐队表演的空当,慢慢进驻舞厅,唱起那些可笑的流行歌曲。他们一开始还怯怯地缩在舞台脚下的某个小阁子里,但是没过多久,城里就全成了迪厅,连神圣的瓦尔哈拉的舞池里也挤满了跳舞的小孩儿,十四五岁年纪,做着可笑的芭蕾舞动作,并不会像笼中困兽一样上蹿下跳,或者至少摇晃一下脑袋。不过他们就算晃也没用,因为他们的头发是短的。他们的脸上没有那种反抗,没有那种沉迷在生活之中的欲望,而正是这种欲望让那些跳蓝调的人像跳旋转舞一样在舞池里舞动,不是一对对,不,是所有人一起,所有人一起让他们的长发充溢在舞厅之中……没有,这些跳迪斯科的人脸上什么也没有,除了化妆品外什么也没有,没有感情,没有能让周围舞动起来的节奏,没有抗争,更没有乌托邦。他们不属于那群超越了时代,超越了社会和社会秩序的人,这种秩序已完全被平庸、强制和规则污染了,被它的垂死挣扎污染了,以至于丧失了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团结,或许还有爱情……不,什么都没有。除了粉饰着光彩的一无所有外一无所有,这就是那些跳迪斯科的人的脸。

他们突然就老去了,那些自称为“流浪艺人”的唱蓝调的人,其中一些人才刚二十出头,像艾德这个年纪。才二十出头就已经老了。迪斯科战胜了他们的族群,把他们赶到乡下,在那里,木头楼梯通向非常小的歌舞厅,在被烟熏黑了的酒馆上面。那里还有乐队,那里还有人能徒手按碎玻璃杯,一个流浪艺人会给另一个拔出扎在手掌上的碎玻璃碴,带着为这种动作规定好的,无与伦比的温柔。晚上,他们被一辆衰老无力的伊卡鲁斯牌班车运到乡下,回家的时候则只能靠走,穿越田野的漫长征程,田野就是他们的荒原,他们的北美草原,最寒冷的冬季里也一样。他们来自切布尼察,克斯特里茨,科尔布森或者魏达,[1]摇摇晃晃好几个小时,眼神呆滞,穿行在奥斯特兰地区[2]漆黑的夜色中,头发上是雪,胡子里有冰。羸弱的人会倒下,不想再动,但是谁也不能那样做,没有哪个流浪艺人会把其他流浪艺人丢下不管,绝对不会。

艾德抬起头,在一闪而过的清晰中,他看到了镜子的碎片,并且在镜子的碎片中辨认出非洲的轮廓,一张张脸在熙熙攘攘中沉下又浮起,一幅表现厮杀的油画。几个短工,只是匆匆掠过,他面前是自己那个遭船难的人的雪白面孔,圆圆的脸颊和半垂的眼皮。是她建议说可以去希提姆找亚历山大·克鲁索维奇,这个建议出乎意料地让人眼前一亮,因为大家之前计划给短工们搞一个迪斯科舞会,以此结束这一天。从海上吹来的夜风给他们的太阳穴带来清凉,在沙地上走路让他们感到疲惫。他们碰到了一堆闷声不响地陷在沉睡中的海滩篷椅,艾德的头早已十分沉重,无法把头一一探进这些上了栅栏、散发着一股刚刚冷却下来的人造革味儿和防晒油味儿的东西里面去看。

“洛沙,见鬼,洛沙!”

她舞出小小的、梦幻般的弧线,双手使劲伸出,上身轻轻摆动。小海鸥,艾德心想,因为他现在就是森林。他的胳膊冻僵了,脖颈也变得僵硬。我是森林,艾德心想,最后的港湾,先洗身,然后喂食,然后睡觉,睡觉,最后的港湾——但是后来,海水漫过了堤坝,嫉妒的大海……艾德的动作迟缓,如果他现在不是疯了的话,那就是已经成了传说的一个部分。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在自制迪厅球灯可怜的灯光下,泪水像琥珀一样在脸颊上一闪一闪,那个球灯像地球仪一样转动着,那是它曾经的身份,曾经以往的,比现在好的生活,没有碎镜片,满满的全是非洲、亚洲、乌拉尔山,全是那种“请您说出苏联的工业区!”这类的故事,没有碎片,全是学童艾德,他仿佛被阴郁的经济地图上那片沙漠黄晃花了眼,手指着萨马拉和伏尔加格勒。[3]满满的全是东方,全是西方,哦,你这个充满了苦痛(碎片)的地球啊,哦,你这个可怜的被蹂躏压榨的世界啊,哦,世界,你旋转,旋转,用假的反射折磨他,而艾德现在只能站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