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刽子手与哭泣的脸

别哭,别哭;噢,请不要哭。

——哈立·济亚[1]

为什么看见一个男人落泪总让我们浑身不自在?一个哭泣的女人,我们把她看作生活中一个悲伤动人的意外,以诚挚和关爱接纳她。但一个哭泣的男人却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仿佛他已经走投无路了,不但没有半个人可以依赖——就好像他挚爱的亲人死了——而且,在我们的世界中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这种景况是多么悲惨甚至恐怖啊。我们都很清楚,当我们在一张曾经熟悉的脸上,看到一种全然陌生的表情时,我们会感到怎样的惊骇和错愕。我在几本书中读过类似主题的故事:奈马的《史书》第四部,穆罕默德·哈里夫的《皇家史》,以及埃迪尼的卡德里的《刽子手的历史》。

大约三百年前,一个春日的夜晚,当时最有名的刽子手布拉克·欧默骑着马来到埃祖隆堡。十二天前,他从皇家禁卫队队长手中接到苏丹的圣旨,负责处决统领埃祖隆堡的阿布第帕夏,于是他即刻启程。从伊斯坦布尔到埃祖隆的这段路途,一般在这个季节也需花上一个月的时间,他很高兴自己一路上如此顺畅。春天夜晚的凉风吹拂,让他神清气爽,不过,他内心仍隐隐压着一块沉重的大石头,这是他以往执行公务时很少会有的。他感觉似乎有某种诅咒的阴影笼罩着他,或者是某种犹豫不决的焦虑,而这或许会妨碍他顺利执行任务。他的任务的确颇为困难:他必须单枪匹马进入这个驻防地,城里每个人都对这位他全然不认识的帕夏忠心耿耿。接着他将拿出勒令书,通过他个人的自信和凛然的现身,让帕夏和他的护卫明白,抵抗苏丹的旨意是没有用的。假使,极其不幸的情况下,帕夏拒绝接受,那么他就得当场杀他,以免周围的人借机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对于整道程序他再有经验不过,因此他心中的犹豫想必是由别的事情引起的。在他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处决了将近二十个王子、两个宰相、六个大臣、二十三个帕夏——总数超过六百人,包括老实人和小偷、无辜的和有罪的、男人和女人、老的和小的、基督徒和回教徒。此外,打从他的见习时期算起,曾被他严刑拷打过的人,数以千计。

那一个春天早晨,刽子手在进城之前下了马,在欢快的鸟鸣声中沐浴净身,接着跪下来祷告,乞求真主保佑一切顺利。虽然他过去几乎不曾这么做过,但一如往例,真主接受了这个勤奋之人的祷告。

过程果然非常顺利,有如神助。帕夏一见到刽子手光头上的锥形红毡帽,和塞在腰带间上了润滑油的绞索,就明白了他是什么人,也料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并没有作任何过于激烈的反抗。或许他早已认清了自己的罪行,准备好臣服于必然的命运。

一开始,帕夏把圣旨反复读了十遍,每一次都细心谨慎。(这是服从命令者共有的特性。)读完之后,他装模作样地亲吻圣旨,高举至额头碰触。(在布拉克·欧默眼中,这是一个愚蠢的动作,但是常见那些爱刻意做样子给旁人看的人这么做。)接着,他希望能诵读古兰经并祷告一番。(无论是真正的信徒还是做戏拖时间的人都会如此要求。)祷告结束之后,他把身上的贵重物品分送给周围的人,戒指、珠宝、装饰品,嘴里说:“希望你们会借此记住我。”目的是确保东西不会落到刽子手手中。(这种行为常见于一些肤浅、世俗的人身上,他们心胸狭窄地把私怨指向刽子手。)最后,就在绞索要套入他脑袋之前,他做了不只是少数人而是所有人都会做的事,他徒手挣扎反抗,连珠炮似的破口咒骂。不过,一旦狠狠地一拳搥上他的下巴后,他便立刻瘫软下来,乖乖等死。这时,他流下了眼泪。

哭泣,就处于此种情形中的受刑人而言,是再寻常不过的反应。然而,在帕夏泪湿的脸庞上,刽子手却注意到别的东西,使得他在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感到犹疑。于是他做了一件自己不曾做过的事:他拿一块布盖住受刑人的脸,然后才把他绞死。他的同业以往这么做时,总会遭到他的批评,因为他相信,一个刽子手若要流畅完美地执行任务,他必须直视着受刑人的眼睛,直到对方断气。

确定受刑人死了之后,他拿出一支特制的锋利刀刃“破迷刀”,割下死者的脑袋。趁着头颅还新鲜,他把它丢进随身带来的羊皮囊里,用蜂蜜浸泡:他得把头颅保存好,以便带回伊斯坦布尔让负责的人检查他的工作是否圆满完成。当他把头放入装满蜂蜜的羊皮囊时,他又再一次惊异地看见帕夏脸上凄然的目光,那难懂又骇人的表情从此在他脑中挥之不去,直到他自己生命结束的那天——并不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