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第5/5页)
门:在你的作品中,特别是在《百年孤独》和《族长的秋天》中,你描绘现实的方式已经有了一个名称,即魔幻现实主义。我觉得,你的欧洲读者往往对你所讲述的事物的魔幻色彩更为关注,但对产生这些事物的现实却视而不见……
加:那一定是他们的理性主义妨碍他们看到,现实并不是西红柿或鸡蛋多少钱一斤。拉丁美洲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对此,我总是愿意举美国探险家F.W.厄普·德·格拉夫的例子。上世纪初,他在亚马逊河流域作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旅行。这次旅行使他大饱眼福。他见过一条沸水滚滚的河流,还经过一个地方,在那里,人一说话就会降下一场倾盆大雨。在阿根廷南端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极风把一个马戏团整个儿刮上天空,第二天渔民们用网打捞上来许多死狮子和死长颈鹿。在短篇小说《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我描写了教皇在哥伦比亚的一个村庄里进行的一次难以想象的、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旅行。我记得,我把迎接教皇来访的总统写成一个秃了顶的矮胖子,以别于当时执政的高个瘦削的总统。小说问世十一年后,教皇真的到哥伦比亚来访问,迎接他的总统跟我小说里描写的一模一样:秃顶、矮胖。我写完《百年孤独》之后,巴兰基亚有个青年说他确实长了一条猪尾巴。只要打开报纸,就会发现我们周围每天都会发生奇特的事情,我认识一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兴致勃勃、仔细认真地读了《百年孤独》,但是阅读之余并不大惊小怪,因为说实在的,我没有讲述任何一件跟他们的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的事情。
门:那么,你在作品里所说的一切都具有现实的基础啰?
加: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行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
门:你敢肯定吗?在《百年孤独》里,就有许多相当奇特的事情。美人儿蕾梅黛丝飞上天空,黄蝴蝶缠着马乌里肖·巴比伦……
加:这也都有现实根据。
门:请你举例说明……
加:比方说马乌里肖·巴比伦。我大约五岁的时候住在阿拉卡塔卡。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电工换电表。这件事历历如在目前,仿佛昨天刚发生似的。他用一条皮带把自己绑在电线杆子上,免得掉下来。这条皮带当时真把我看呆了。后来他又来过好几次。有一次他来的时候,我看见我外祖母一面用一块破布赶一只蝴蝶,一面叨唠:“这个人一到我们家来,这只黄蝴蝶就跟着来了。”那个电工就是马乌里肖·巴比伦的原型。
门:美人儿蕾梅黛丝呢?你怎么会想到把她送上天空呢?
加:我本来打算让她在家中的走廊上跟丽贝卡和阿玛兰妲一起绣花时销声匿迹。但这是电影镜头般的安排,我觉得很难让人接受。蕾梅黛丝说什么也得留在那里。于是我就想出一个主意:让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升上天空。这样写有事实根据吗?有一位老太太,一天早晨发现她孙女逃跑了。为掩盖事情真相,她逢人便说她孙女飞到天上去了。
门:你在一个地方曾经说过,让美人儿蕾梅黛丝飞上天空可不容易。
加:是啊,她怎么也上不了天。我当时实在想不出办法打发她飞上天空,心中很着急。有一天,我一面苦苦思索,一面走进我们家的院子里。当时风很大。一个来我们家洗衣服的高大漂亮的黑女人在绳子上晾床单,怎么也晾不成,床单让风给刮跑了。当时,我茅塞顿开。“有了。”我想。美人儿蕾梅黛丝有了床单就可以飞上天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床单便是现实提供的一个因素。当我回到打字机前的时候,美人儿蕾梅黛丝就一个劲儿地飞呀,飞呀,连上帝也拦不住了。
1962年首次发表,收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集《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中。
沃尔特·迪士尼(1901-1966),美国著名动画片导演,制片人、形象设计者,迪士尼公司创始人。
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
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约1491-约1531),意大利学者、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幸存下来的18人之一。
埃米利奥·萨尔戈里(1862-1911),意大利作家,著有冒险小说多种。
胡安·博什(1909-2001),多米尼加作家、政治家。
《百年孤独》中的人物和情节。
指从南极或北极吹向低纬度地区的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