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经典(第5/7页)

也可以将这部上千页的杰作当成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尽管这么不加分别地阅读可能有产生困惑与失望的风险。其叙述的语调是平淡而又有些诙谐的,是个讲故事的人的语气,使读者与小说人物之间产生距离感。叙述者在向文明的读者展示对一群动物的好奇心。小说读者们期待某种情感的满足:爱与爱好,戏剧与张力,对人物动机和驱动力的洞察。初读这个故事,会觉得小说在这些方面是有欠缺的。最具力量的情感显然是汉斯·卡斯托普对舒舍夫人日渐增长的肉欲痴迷,这不是爱,而是在寄宿学校以及其他封闭的社区滋生的被压抑的欲望。卡斯托普将其与他早年对普希毕斯拉夫·希培的压抑激情联系起来,因而也就同对死神之爱联系起来,因为希培(Hippe)一词意味着大镰刀[12]。克拉芙迪娅·舒舍代表着肉欲的存在或缺席,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卡斯托普对她的那番肉欲的表白源于他的解剖学研究,而沃尔特·惠特曼[13]的《我歌唱带电的肉体》则是五朔节狂欢之夜的怪异图案的一部分,奇异的甚至是滑稽可笑的。是的,他成长了,但却不是寻找“关联”的读者们满意的成长。甚至连塞特姆布里尼和纳夫塔都谈不上是人物,因为他们太过充分地体现了欧洲类型的功能:南方无政府主义者,北方日耳曼—犹太神秘主义者,他们的服饰和所有物都精确设计以突出各自所代表的功能。

尽管如此,我想,我们仍执着于将这个故事当做一部小说来读,而不是简单地视之为寓言。这至少部分源于托马斯·曼总是将其意义的建构搭建在真实可靠、平庸老套、可视可感的基础之上。疗养院,它的菜单、门、窗,它与山谷、村庄的联系,毛毯、躺椅以及社交习俗都观察得那么细致入微。同样细致入微的描写还有肺病的几个阶段、医疗设备、贝伦斯的绘画以及克洛可夫斯基博士主持的研讨会。当汉斯·卡斯托普看到自己手中的X光射线照片时,便意识到自己正在看着自己的死亡,第一次明白了自己将要死去。这是纯粹的现实主义时刻,它立刻在象征结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小说有两位人物,几乎不具故事性质的人物。一位是卡斯托普自己,另一位是约阿希姆。约阿希姆是个沉默顺从的优秀士兵。在《一位非政治人物的观察》里,托马斯·曼将军事荣誉与坚定不移的服从称为奇特的德国美德。约阿希姆是那些我们要学会从外部去爱的隐晦的人物之一。他竭力逃离魔山,失败后又重返魔山并死去的故事令人唏嘘。他相信战争:“战争是必须的。就像莫尔特克说的,没有战争,世界很快就要腐烂。”在其后的降神会上,约阿希姆的灵魂通过古诺为瓦伦廷所写的歌曲被召回。瓦伦廷是歌剧《浮士德》中格雷琴(玛格丽特)值得敬重的士兵兄长,他在与浮士德的决斗中被杀死。约阿希姆是真的生病了,他是个很有忍耐力的病人,不像卡斯托普,后者只是执迷于对静思的好奇或需求。约阿希姆在战争爆发之前死去,他的灵魂的恐怖出现是对战争的预示。

卡斯托普自己最初是个滑稽戏剧的主角,具有滑稽剧演员固有的必要元素。他也是个笨蛋。他令人难堪——小说作者让他的读者与约阿希姆一起为卡斯托普对周围的病人所说的那些没心没肺的话感到羞愧不安。这些病人都非常小心地顾及他人的感受。但他学会了,他所学到的——以及他学习的方式并不是通过感情而是通过心灵的练习获得的——既令人吃惊,也令人满意。如果说约阿希姆的军人勇气是一种德国美德,那么卡斯托普最后与音乐的联系则是另一种德国美德。他回到生命的土地,最后,我们看到他唱着舒伯特的《菩提树》在弗兰德斯的泥泞中挣扎。这首歌中的树是不能简化为某个具有确切含义的象征的众多主乐调之一。卡斯托普用新发明的留声机,听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国的,米兰、维也纳、圣彼得堡的”——看不见的歌手们的歌声,将山庄疗养院转入另一个微观世界,鬼魂的聚集地。他聆听歌剧《阿依达》和《卡门》,最后以《菩提树》不可或缺的朴素简洁结束。

我们换个方式说:由人的精神和智力创造的对象,(意思是一个重要的对象)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超越了自身,是一个更具普遍性的精神和智力的表达和说明,是整个观念世界和情感世界在这个对象上发现了自身或多或少更完美的形象的表达和说明——据此,它的重要性程度得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