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有时候,马特·扎列斯基真想知道汽车圈外的人是否意识到,如今的汽车流水线与亨利·福特一世时期并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

夜班工人开工已经一个小时了,他此时正走在猎户星的流水线旁边,这款公司的新车还没对外公开。马特和厂里其他高管一样,虽然白班工人已经下班回家了,但他一天的工作却尚未结束。下一班的工人工作时,他也会继续留在厂里处理新出现的生产问题,这是厂里在完成新任务时难免的,管理层和工人都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换完班不久,马特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了领班会,会上讨论了一些工作委派,会议在15分钟前结束了。现在马特正在巡逻,警觉地监督着流水线,他早已是斫轮老手,用一双慧眼搜索着潜在事故点。

他一边走路,一边又想到了亨利·福特——这位汽车业里大批量生产流水线的先驱。

如今,来汽车厂参观的人最为着迷的便是汽车制造,而在任何一个汽车厂里,终端组装流水线都是其经久不衰的一部分。这条流水线往往有一英里长,由于展现出了汽车制造的全过程,因此在视觉上十分具有冲击性。最初,只是把几条钢筋拼到一起,然后,它们就好像被施过肥似的,飞速膨胀扩展,开始初具雏形,仿佛看到胎儿在移动的子宫里茁长成长。这一过程的速度,说快不快,对参观者而言足以消化理解;说慢不慢,对看客来说也足够刺激。它宛如一条河流,大多数时候都在笔直地向前流淌,但偶尔也有蜿蜒回转之处。这些抽枝发芽的汽车,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长相与妆容各有特色,展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与性别差异。终于准备好迎接这个世界了,汽车便装上轮胎横空出世了。顷刻间,点火钥匙扭转飞旋,发动机声应运而生,目睹这感人的一瞬间,就如同听见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一辆汽车新生儿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流水线上开出来了!

马特·扎列斯基见过很多观众蜂拥而至,穿梭在工厂里的景象。在底特律,每天都有这样的人,仿佛朝圣者一般,惊异于汽车的制造过程。他们不明具体的情况,却在满口惊叹着自动化批量生产有多么神奇。公司培训工厂导览解说员将每一位参观者视为潜在客户,滔滔不绝地演讲推销,激发着参观者的好奇心。然而,讽刺的是,终端组装车间根本不是自动化的,不过只是在旧式传送带上有序地挂着汽车上的各个零件,就好像圣诞树上挂着的各种装饰一样。对工程技术而言,这是现代汽车生产中最没含金量的一个环节。就质量而言,这就像一张疯狂的晴雨表,可好可坏,完全受人类行为的影响。

相反,汽车发动机制造厂虽然在视觉上没有那么强的冲击力,但却是真真正正的自动化操作,一长串错综复杂的操作都是纯机械完成。在大多数发动机厂里,一排排复杂的机床自行运转,由计算机在幕后操控,只有几个技工负责偶尔调整。要是机器出了什么问题,就会马上自动关闭,然后通过报警系统求助。否则就会持久地工作下去,达到间不容发的标准,既没有午休,又不上厕所,也不会和旁边的机器说话聊天。所以,相比构造更为一般的汽车零件,除非是疏于照顾或者糟蹋滥用,发动机很少坏掉。

马特心想,如果老亨利从墓地里爬出来,看见现在70年代的汽车流水线,他可能会对如今基本没什么变化的流水线感到惊诧。

此时此刻,生产并没有遇到障碍,至少在马特的视线范围内没有,于是马特·扎列斯基便回他位于夹层的玻璃板办公室去了。虽然如果他想走,现在就可以离开了,但他还是不愿意回到皇家橡树园空荡荡的家里。从芭芭拉愤懑离开家的那晚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星期过去了,两个人却依然没有和解。近来,马特已经千方百计地让自己不去想女儿,而是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其他的事情上,比如几分钟前,他就在想亨利·福特的事。尽管如此,他却从未将她遗忘。不论如何,他都希望两人能平息那番争吵,巴望着芭芭拉能打来电话,然而她却并没有这样做。马特的自尊心很强,再加上他坚信家长不应该先低头,也就没给她打电话。他料想芭芭拉应该还和那个设计师德洛桑托住在一起,这是马特不愿意去想的另一件事,但却也同样久久不能忘怀。

他坐在办公桌前,翻阅着明天的生产进度安排。明天是周三,所以流水线上会有几辆“特制汽车”,不是给公司经理层的,就是给他们的朋友的,再有就给是那些影响力够大的人,可以保证他们订的车受到超出一般的待遇。领班和质量监控员都已经得到消息了,于是,所有的这些“特制汽车”都会得到特殊照顾。负责车身的工人会小心翼翼地安装上框顶板、车座椅和内饰,与平常相比,一定会小题大做一番。还会有人密切监督发动机和传动系统顺序。之后,质量监管员会对汽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在发货前下令再做些补充和调整工作。每天有15~30辆汽车会被厂里的经理层晚上开回家,第二天再开回来并提交路面测试报告,而这些“特制汽车”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