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免费翱翔(第6/8页)

世界各地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免费搭乘体制,同样是建立在良好的商业惯例基础上的。这不仅仅是出于礼节,它给处于紧急情况或形势下的飞行员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行动能力。

然而,与这些制度和协议相关的监督、审计或其他监视程序,至少在那个时期,都非常松散、混乱,或者根本没有。这是可以理解的。那个时候,机场的保安人员都少得可怜,恐怖分子袭击机场、劫持飞机之类的事件还未风行。而机场本身就像是在他们自己城市中的一个小城市,犯罪率非常低,最大的问题也只是盗窃而已。

显而易见,除非出现极端情况,否则没有人会深入粉红色“免费搭机单”的背后来调查所申请的飞行员是否信誉良好。免费乘客的表格由一张原件和两张复印件组成。原件作为登机牌给我,我再把它交给负责登机的空姐。我知道运营中心的人员每次都会打电话给联邦航空局指挥中心,通知相关工作人员某某航班会有一位免费乘客搭机,但我不知道粉红色单子的其中一联要提交给联邦航空局。我推测,单子的第三联应该存放在这家航空公司运行部的档案中。一位航空公司官员向警方陈述了关于我一些不正当行为的供词,他给出了一个认为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穿着飞行员制服、戴着正当的证件,并且明显熟知搭机程序的人,怎么会想到他居然是个冒牌货呢,该死!”

但我总在怀疑,那些我填过的搭乘单子,无论是原件还是复印件,大部分都被扔进了垃圾桶。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也会对我有利。我在刚开始行骗的时候,胃口并不大。我在旅馆、酒店,以及机场航空售票处柜台兑换支票的时候,总把金额限制在100美元之内,还有好几次,我被告知由于现金不足,顶多只能兑换50美元或75美元。一张无效支票要通过票据交换所到达纽约总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而当这张支票被敲上“资金不足”的印章被退回时,我早就无影无踪了。我屡次成功得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确实有一个合法的账户(至少表上如此)。银行退票的时候,上面并没有盖“无效票据”“假票”或者“赝品”之类的印章,而仅仅是一个“资金不足支付”退到了我的手上。

航空公司和旅馆每天要处理那么多支票。那些因资金不足被退回的支票,大部分都不是蓄意诈骗,通常只是因为部分人一时资金短缺才变成空头支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会被找出,然后使他们的支票重新生效。而很多情况下,我开出的那些支票首先会被收集起来,然后他们再尝试通过泛美航空找到我。我敢肯定,还有其他一些情况,比如受害单位不再追究损失,一笔勾销。

那些继续追究的人通常会把问题交给当地警方,这反倒助长了我。几乎没有几个警察局备有足够的警力来成立打假小组以专门打击支票诈骗,甚至连大都市的警局也不例外。

而一个负责调查支票诈骗来龙去脉的警官,其工作量之大,是任何警察局里任何警探都无法比拟的。伪造支票的诈骗行为在今天是一种常见犯罪。职业“裱糊匠”是罪犯中最狡猾、最难逮住的。今天是这样,当年也是如此。这无法体现调查案件警官的能力和决心。要是考虑到他们每天处理投诉的数量,效率还是更值得赞赏的。这类警察通常会按优先次序办案。比方说,一组警探正全力侦破一起伪造空头工资支票的诈骗,罪犯每周骗取当地商人一万美元,这显然是一个犯罪团伙在作案;他们还接到一个珠宝商的举报说,有个骗子用空头支票骗走了他一枚价值3000美元的戒指;还有一个银行家的报案称他的银行被一张伪造的银行本票兑走了7500美元现金;加上他们还要处理二三十个当地的诈骗案。然后此时,他们接到一个旅馆老板的报案,说有个骗子冒充航空公司飞行员从他手里骗走了100美元,而事发时间是在两星期前。

那么这些警探会怎么做呢?他们会例行公事地走个表面程序,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会查到此人在纽约的地址是假的;他们会得知泛美航空公司的在职人员名单上没有这个人;他们可能还会深入地调查出这名骗子在某家航空公司骗取免费搭乘飞往芝加哥、底特律、费城、洛杉矶等等其他遥远的地方;他们通过警察局的电报交换机向每座相关的城市发送信息,然后把这个案子归类搁置,以便日后参考。这就是他们会做的事情。他们已经尽力了。

而我就像大黄蜂一样,继续飞来飞去,顺便再捞点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