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之器(第8/12页)

野外水井、溪泉之中常有一些小虫,僧人在饮用之前,一定要过滤掉才行。过滤后还要仔细查看滤过的水中是否还有小虫子,有的话就要把虫子放回取水处。一般出门超过五天或行程超过二十里地,就要带上漉水囊。

漉水囊用过之后,要悬挂起来,一是为了晾干,二是防止被污染。在寺院里生活的人,对漉水囊的使用和存放都非常熟悉,而陆羽曾在寺院里生活了很长时间,对此自然是谙熟于心。不过陆羽对于漉水囊的保护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做一个油布袋来装盛——也许不是陆羽独创,而是他见过的行脚僧人用的方法。

【原文】

瓢,一曰牺杓〔1〕,剖瓠〔2〕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育〔3〕《荈赋》〔4〕云:“酌之以瓠。” 瓠,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5〕中,余姚〔6〕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7〕,祈子他日瓯牺〔8〕之余,乞相遗〔9〕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注释】

〔1〕牺杓:瓢。牺:酒樽。杓:勺子。

〔2〕瓠:又称扁蒲、葫芦,一年生草木植物,茎蔓生,夏天开白花,果实长圆形,嫩时可食。

〔3〕杜育:生于公元265年,卒于公元316年,字方叔,西晋人,官至中书舍人。

〔4〕《荈赋》:西晋杜育的赋作。

〔5〕永嘉:晋怀帝的年号。

〔6〕余姚: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浙江余姚。

〔7〕丹丘子:从丹丘来的神仙。丹丘:神话传说中神仙的府邸。屈原《远游》中说“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故乡”。

〔8〕瓯牺:这里指用来喝茶的杯、勺。瓯:类似杯碗的饮具。

〔9〕遗:赠送、给予。

█茶瓢

【译文】

瓢,又称杯勺。有的将葫芦剖开制成,有的则用树木挖成。晋朝杜育在《荈赋》里说:“用瓠舀取”。瓠,就是用葫芦制成的瓢。口阔、身薄、柄短。晋代永嘉年间,余姚人虞洪到瀑布山采茶,遇见一道士对他说:“我是丹丘子,希望你改天把瓯、牺中多出的茶送给我喝。”牺,就是木勺。现在常用的以梨木挖成。

【延伸阅读】

牺杓,根据字面意思,应该指雕刻成动物形状的杓。最早出现的瓢应该是把葫芦从中一分为二做成的,后来演变成杓,已经可以用木材或金属制作了。古时做瓢的葫芦称为匏,做药的葫芦称为瓠。瓠于七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瓠籽,而作为一种可食用的植物,瓠在《诗经》中也很常见。

在陆羽的描述中,瓢属于煮饮茶水的二十四器之一,而后面又有专门供饮茶用的茶碗,所以严格来讲,瓢应该是煮茶时舀水的工具,但若用来饮茶,也是可以的。

到了宋代,依然有茶瓢这种工具。《大观茶论》中记载,人们雅称瓢为“胡员外”,可见其应是用葫芦制成。但这时候的瓢,不是作为舀水入茶釜的工具,而是茶煮好后,分茶用的器具。它把大碗中点好的茶,分在小的茶盏之中。因此,茶瓢的大小最好和小茶盏相同,这样一瓢就可以装满一盏。

【原文】

竹夹〔1〕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注释】

〔1〕 夹:筷子。

【译文】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两头用银包裹。

【延伸阅读】

竹夹的作用是在煮茶的时候环击汤心,以使茶的味道更浓香。其作用和宋代斗茶时搅茶工具茶筅相似。宋代斗茶不用把茶叶放入釜中煮,而是用沸水冲泡,然后以茶筅大力击茶汤,使沫饽出现。茶之优劣,便以沫饽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是否慢来评定。

夹与策同义,这里竹夹换作竹策更为合适。古时候“策”和“册”又可通用,都有竹编简册的意思,同时策又有“筹策”之意,是指一种作计算之用的细竹签。现代出土的汉时筹策,看起来比一般的筷子要细一些。陆羽所说的竹夹应该是一种类似筷子,但比筷子细巧一些的箸类器物。它两头包裹有银片,原因不外两种,一是使其重量增加,在环击茶汤时更为有力;二是银相对铜和铁等金属,更不易被氧化。不过,陆羽所说竹夹两端包银,不应该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寻常人家煮茶时所用竹夹,很可能没有包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