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现在可以总结在本章导论中提出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了。关于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温和的土地政策和从中吸取的革命教训的性质:减租减息显然在根据地开始形成时所起的作用很小。直到1942年,减租才开始在群众范围内实行;而且直到根据地获得了基本的军事和政治安全后,才成功地实行。

由于没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主力在日军侵华初期被局限在华北。考虑到抗日统一战线的好处,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激烈的没收土地和重新分配的政策。共产党曾用这种办法动员农民,获得他们的支持,以及破坏现存农村权力结构。减租减息的统一战线土地政策使共产党面临一个两难处境:要么他们找到新的方法使得财富从有钱人那里转移到穷人手中;要么他们无限期地放弃他们作为革命政党的身份。对共产党来说,第一个选择极其巧妙,因为它既使得他们保存了政党的性质,又提升了他们在华北的成功机会。在华北,租佃无论如何都不是主导问题。

作为寻找新的财富转移方式的结果,到1945年,共产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得到了拓展,将一套新要点包含其中。这些新要点通过清算旧账目的策略,能够给华北的基本群众提供利益。除了分配战斗成果的物质激励外,共产党还解决了所有农民的心头之患:在农村中,有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人大搞腐败和专权。通过促使这些问题的处理,以及所有其他关于土地所有和使用、无偿雇工和债务的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发现了“通过阶级斗争动员群众”的方式,甚至在地主不是村里群众关心的问题的地区也适用。这个方式是共产党从抗日战争中学到的第一个革命经验。

第二个经验与该方式的应用过程有关。中国共产党不但发现了破坏农村经济、政治权力系统的方法,他们还发现了如何动员农民、在他们的支持下建立一个新的系统的诀窍。他们掌握了如何把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变成中心工作,即“所有其他工作之母”。就像潘复生说的那样,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所有单位各行其是,主要工作和次要工作之间没有协调和区别。之前取得的成果微乎其微,直到党学会了将通过阶级斗争作为动员群众的中心工作。在山东,黎玉将斗争运动描述成所有其他乡村工作——包括党建和征兵工作——的出发点。

从抗日战争岁月中学到的第三个重要经验是成功发起斗争运动所必需的条件。在党的土地政策在任何地区彻底实行之前,军事上必须赶走敌人、破坏他的政治统治,是建立新权力结构的核心。所有党的指示,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强调在受敌人直接威胁的地区将阶级摩擦最小化的重要性。只有在整个地区满足一定军事和政治前提后,土地政策和它发动的农村斗争才能成为农村工作的焦点。抗战动员了人力。1943年后,日军开始力有不逮,中国共产党为在华北大规模创造这些前提提供了所必需的领导。

在接下来的内战期间,土改计划是共产党革命工作的关键。该计划在华北的发展以及从它的执行方式和所需条件中获得的经验,必定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学到的最重要的革命经验之一。党1946年的《五四指示》中将这些经验明确起来,表示官方将从减租转换到了土改。事实上,《五四指示》所标志的,不是土改的开始,而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贯穿整个抗日战争的多样化斗争运动的最高峰。

土改成功实现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保护它不受敌人破坏的军事能力。1946—1947年国民党军队出其不意地进犯共产党根据地,以上结论得到检验。这样的进犯使得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发动村内阶级斗争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共产党军队不再能自由采取行动,中央政府开始在农村重新建立它自己的政权结构,并得到共产党在斗争运动期间创造的敌人的帮助。

党中央1948年5月25日的指示承认了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土改的危险。该指示重新确立的前提条件,与抗日战争时期所采取的本质上是相同的。甚至当共产党准备向南移动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在这些南方地区,租佃比华北更普遍。除非涉及的地区军事上是安全的,除非大部分农民要求土地重新分配,除非有足够的干部领导工作,否则不实行土改。这些条件在1947年夏以后解放的地区即新解放区还不是普遍具备的。这些区域接到命令暂时放弃土改。

下面回答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二个——中国共产党停止在这些地区实行土改是因为土改成功实行的前提条件还没有建立起来。

然而在实行土改条件具备的地方,土改动员和组织了“基本群众”,把他们吸收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农村政权结构中成为可能。标准的解释是当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他们的觉悟也提高了,他们愿意行动起来。当然共产党寻求,也毫无疑问地得到了“支持”——作为重新分配财产所提供的实物利益的回报。但是这一过程远不像所说的这么简单。党内批评显示由斗争运动和重分财产激发出的新的阶级觉悟不像1946—1947年所声称的那样,能够直接产生对国民党作战所需要的特定类型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