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第3/6页)

第6集团军被包围以后,尽管力量已经大大削弱,德国空军还是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中补给与人员撤离行动,总共撤离3万余人(其中伤员24,760人,后勤、技术支持等非战斗人员5,150人)。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德国的运输机还只能算中型飞机,用得最多的容克斯Ju 52型三引擎运输机一次只能运送18名士兵,或者12名伤员。由于已经损失了苏联战场上四分之三的运输机,不得不把许多轰炸机改作运输机使用,其结果,在损失274架运输机之外又损失了165架用于运输的轰炸机。在此期间,为保证斯大林格勒前线空军的油料供给,不但减少了国内飞行员的训练飞行,还减少了其他战场飞机出动的次数。这便影响到阿拉曼战场,隆美尔(Erwin Rommel,1891—1944)几乎没有得到德国空军的支援,他的参谋长弗里茨·拜尔莱茵(Fritz Bayerlein,1899—1970)就说:“希特勒需要把他拿到手的每一架飞机都用于苏联前线”。

斯大林格勒市中心俯瞰全城的马马耶夫岗(Мамаев курган,军用地图上标为“102.0高地”),作为控制整个城市的制高点,是两军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双方炮火不知道把它“犁”了多少遍,战后发现那里每平方米土地炮弹等金属碎片竟达500至1,250片。后来苏联把那个山冈建为纪念地,中心是巨型塑像“祖国母亲在召唤”。塑像本身高52米,所持之剑长33米,总高度85米。从山冈下到塑像前共200级台阶,象征斯大林格勒战役浴血奋战的200天(从1942年7月德军“B集群”发动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的战斗算起)。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苏两军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德军第6集团军和苏军第62集团军只是其中一部分,不过二者都参与了战役全过程,而且是城市巷战的主力,它们的历程具有代表性。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集团军级单位,比德国一般集团军大两倍;苏军第62集团军则是二战期间新组建的队伍。1942年5月苏联“大本营”组建总预备队,其中第7预备集团军后来被派往斯大林格勒,更名为第62集团军。由于表现突出,战役结束后(1943年4月)改称第8近卫集团军(即荣获列宁勋章的第8近卫集团军)。

与斯大林格勒战役形成鲜明对比,阿拉曼战役轴心国军队以装备落后、战斗力不强的意大利军队为主,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Deutsches Afrikakorps)只有区区3个师,这个兵力与斯大林格勒战场完全不能相比。此外,当时在北非的德军名义上还受意军指挥,不过德军统帅部对隆美尔有指示:“不投入对德国无意义的战斗。”德意两军实际上处于一种微妙的合作状态。

1945年7月12日,蒙哥马利(前排右二)与朱可夫(前排左二)、索科洛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等人在柏林勃兰登堡门前

阿拉曼战役中指挥英军(包括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和新西兰军队)的伯纳德·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1976)一战成名,后来晋升元帅并被封为“阿拉曼子爵”,与苏联的格奥尔基·朱可夫(1896—1974)、美国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一起,被看作“二战”盟军最著名的三位统帅。

尽管阿拉曼战役不能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比,蒙哥马利仍不愧为“二战”中英国最杰出的将领,而他最应该为人们记住的恐怕是那直到今天似乎仍可作为对一些人提醒的名言:

战争法则第一页第一条:不要向莫斯科进军!

阿拉曼战役也以坦克战闻名,但双方坦克都以较老的型号为主。蒙哥马利的“坐骑”便是美国1941至1942年12月生产的“格兰特坦克”(Grant)。

“格兰特坦克”高大笨重,重27吨,用51毫米厚的钢板做装甲。车身高3.12米,两侧有车门,进出方便,但目标大,容易被击中。公路上最高时速42公里,野地时速仅26公里。主炮侧置,虽然口径较大(75毫米),但炮筒短,而且只能向前方射击。副炮置于车顶旋转炮塔内,虽然可以向各个方向射击,但口径只有37毫米。鉴于实战中表现不佳,1943年美国便不再生产,改而生产“谢尔曼坦克”(Medium Tank M4 Sherman),它得名于美国内战中的著名将领威廉·谢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1820—1891),重30吨,装甲厚63毫米,高2.74米,火炮口径75毫米,最高时速40~48公里。

阿拉曼战役英军司令官蒙哥马利乘用的美国“格兰特坦克”,现陈列于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格兰特坦克”是一种中型坦克,得名于美国内战期间联邦军总司令、后来连任两届美国总统(1869—1877年)的尤利西斯·S·格兰特将军(Ulysses S. Grant,1822—1885)。这种坦克美国总共生产了6,258辆,其中的2,855辆根据《租借法案》给了英国,而它首次投入战斗便是在1942年的北非;另有1,386辆给了苏联,红军战士对它评价不高,给它起了一个诨名“БМ-6”,意思是“六人集体坟墓”,因为这种坦克可以容纳六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