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第2/6页)

希特勒调集那么大兵力来夺取斯大林格勒,显然不是偶然的。只要看一眼地图,便可明白那座城市的重要性。伏尔加河和顿河,是连接俄罗斯中部和南部的两条水运大动脉,伏尔加河从北往南偏西方向流,在斯大林格勒折转向东南,注入里海;顿河则从西北向东南流,在顿河畔的卡拉奇折转向西南,注入亚述海。斯大林格勒与卡拉奇相距仅80公里,是两条大河相距最近的地方,战后开凿的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就在它南侧。通往苏联南部的公路、铁路也都经过斯大林格勒,所以它又是陆路交通的枢纽。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就截断了苏联南部整个战略大通道。此外,斯大林格勒还是苏联重要工业城市,战争开始后拖拉机厂成为一个重要的坦克生产工厂。

除了斯大林格勒及其周围地区的战斗,1942年12月12日至23日为解救被围德军而在外围实施、一度进展到距被围部队仅40公里地方的“冬季风暴行动”(Unternehmen Wintergewitter),也应该包括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内。为实施那次行动,希特勒专门组建了由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Erich von Manstein,1887—1973)指挥的“顿河集群”(Heeresgruppe Don),除了从苏联战场其他地方调来部队,还远从德国本土以及法国调来一些部队,包括一个装备重型“虎式坦克”的坦克营。要知道,德国1942年底才开始生产这种坦克,到1943年春每月只能生产25辆。然而苏联红军“围城打援”,曼施坦因没能完成任务,被围的德国第6集团军及其他轴心国军队也就没能逃脱全部被歼的命运。最后时刻保卢斯决定投降,因为德军实已无力抗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通常被分成两个阶段。1942年8月23日到11月19—20日的近三个月是第一阶段,从德军进攻、苏军防守到两军相峙。此后进入第二阶段,11月19—20日苏军三个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位于其北的顿河方面军,位于其西北的东南方面军)同时展开反攻,22日攻克卡拉奇,完成对德军的包围。此后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1943年2月2日保卢斯率部投降。苏联方面原来估计被包围敌军应该有8万5千至9万人,后来才知道竟有30万人之多。投降队伍里除前一天刚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的保卢斯以外,还有22名将军。这是时任苏军总参谋长的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1895—1977)所给的数字,西方的数字则是24名,例如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中写道:“这时(2月2日),9.1万名德军(其中包括24名将军),正在冰雪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凄凉的西伯利亚战俘营”。一次俘虏那么多将军,实属罕见。然而,这还只是最后阶段被包围歼灭的数字,如果从1942年8月23日德军攻城开始计算,“狭义”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总的损失要超过84万。苏军损失自然更大,达到约113万,其中阵亡和失踪近48万,还有约4万平民死亡。如果把整个“B集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斗都计算在内,德军损失就要突破百万了,希特勒德国确实是元气大伤。

从1942年8月下旬德军攻入城内到1943年2月2日被围部队全部投降,五个多月时间里两军展开了战争史上规模空前、也惨烈空前的巷战。这和苏军第62集团军的“紧贴”战术有关,双方纠缠在一起,没有清晰的战线,德军的火力优势、尤其是“斯图卡”(Stuka)俯冲轰炸机就发挥不了作用。有资料说德军一度占领斯大林格勒全城的90%,其实确切些说应该是巷战弥散到全城的90%,因为大多数地方都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个地方很难说是在谁手里,不少地方易手多少次难以算计。“巷战”的说法也已不确切,因为战已经主要不是在街巷上进行,双方不是一个街区、一个街区,而是逐楼、逐层、逐个房间、逐个楼梯间、逐个地下室地争夺,德军戏称的“老鼠战”(Rattenkrieg)倒很符合实际情况:“夺取了厨房,还得夺取客厅和卧室”。

由于当时整个德国战争行动都服从于“蓝色行动”的需要,德国空军把苏联战场上80%的兵力都集中到这里,从而使配合“B集群”作战的德国空军第4集团军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空军作战单位,德国空军对地面的攻击规模空前,仅对伏尔加河对岸一个面宽不足1,000米的苏军阵地,就先后投入超过1,208架次“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攻击。第6集团军迸攻到斯大林格勒城郊的8月23日那一天,出动超过1,000架飞机把城市炸成一片火海,10月14日一天更是出动2,000架次轰炸机投下600吨炸弹。但德国空军的损失也不小,到11月初,可用的轰炸机已经从480架减少到232架,有经验的飞行员损失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