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大风歌(四)率先入关(第4/4页)

进入关中之后的刘邦,不断地在关中百姓面前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他的放弃复仇、还军霸上、约法三章,也让后来的历史研究者们认为,刘邦集团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他们有着长远的政治规划和深思熟虑的思考,但是智者千考终有一失,就在刘邦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一个错误的决定正把他和他的集团拉向深渊,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王立群:

有人向他建议关中这个地方太好了,太富饶了,你应当做关中王,但是我听说项羽在巨鹿之战结束以后,已经封投降项羽的秦军统帅章邯做雍王,雍是关中的一块地方,做雍王这说明关中之地并不是属于你的,所以从你的角度考虑赶快封堵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他们要一进来,这么富饶的地方不是你姓刘的了,刘邦一听太对了,立即调兵封堵函谷关,这个封堵函谷是刘邦入关后做的就这一件错事,但这一件错事就要了刘邦的命,为什么呢?这个错事犯的错太大了,第一封堵函谷是公开与项羽对抗,你对抗得了项羽吗?史书记载“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你就说100万对20万是虚的实的,40万对10万实力悬殊这么大,你公开宣布与项羽为敌啊,你封堵函谷就不让项羽进来,这是第一个刘邦没有想到的,这是跟项羽作上对了。

第二条关中王当年是楚怀王许的,不错,但是现在谁做关中王不是楚怀王管得了,谁管得了这个事呢?项羽。为什么这样讲呢?刘邦进入咸阳灭了秦,项羽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的两大主力军团以后,刘项两家的地位迅速上升,刘邦、项羽的地位迅速上升,意味着他们原来共同的主人楚怀王熊心地位迅速下降,特别是做了诸侯总盟主的项羽,一言九鼎,他的话这个时候就决定着,谁能够做关中王。项羽确实是在巨鹿之战以后封秦国的降将章邯做雍王,把关中的一块地划过来了章邯,这个《项羽本纪》记载得很清楚,这个记载,这件事的做意味着透露了四个信息,第一,项羽要取代楚怀王熊心自己封关中之王,他封了章邯,他不是打个报告叫楚怀王来封,他来封,说明什么?项羽要从楚怀王手里面把这个关中之地的分封权夺到自己手中,这是第一个信息。第二,他为什么让章邯做雍王呢?这说明项羽想让自己喜欢的人做关中之王,这第二个信息。第三,他封章邯只封了一个雍,并不是关中的全部,这意味着什么?这透露出来一个信息,项羽要把关中切成几块封给几个人,不是一个关中王,而是要封给几个人。后来项羽大封18路诸侯王的时候,把关中一分为四,章邯做雍王建都废丘,废丘就是今天陕西的兴平县。第二,司马欣封塞王,然后建都栎阳,栎阳就是今天的西安。第三,是董翳,董翳被封为翟王,都高奴,高奴就是今天的延安。这三个王一个是陕北,陕西北部,一个是陕西中部,一个是陕西西部。又封刘邦为汉王,就是都汉中,就是今天陕西的汉中,等于把一个关中封了四个王,其实这个信息在巨鹿之战封章邯的时候已经透露出来。

第四个信息是项羽根本不考虑刘邦一个人做关中王的问题,不可能让你做关中王,说明项羽在巨鹿之战以后已经酝酿好了,要把关中一分为几,封几个人。你想想。项羽拥有绝对的军事权力、霸权,他要把关中封为几个王,刘邦竟然以他的10万军队封堵函谷关,把整个关中据为己有,项羽能答应吗?第三点,刘邦更没有意识到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敌视,怀王之约当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是,让他北伐,让刘邦西征,项羽对怀王这个约定早就非常不满。所以当项羽掌握了整个天下的实际权力以后,项羽就不会再遵守怀王之约了,怀王之约在项羽那儿只是个空头的命令,他不会执行的。项羽后来果然是按自己的意愿来封,然后把这个怀王尊为义帝,尊为义帝以后又把他迁往南方,迁往南方以后又派人把义帝就是楚怀王给杀了,当然杀怀王、杀义帝是项羽在政治上一个败笔。但是起码刘邦要知道项羽对怀王之约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现在只有两个人死抱着怀王之约,就是项羽根本就不承认,谁在抱着怀王之约呢?第一是怀王本人在抱着,怀王为什么死守这个怀王之约呢?因为他守的不是怀王之约,他守的是自己的权力,怀王之约废了就说明他的权力什么也不是,所以他要死守怀王之约,所以你看项羽进入咸阳以后向怀王打了个报告请示怎么办,楚怀王的答复《史记》的记载就是两个字“如约”,什么叫如约?照原来的约定办,他为什么照原来的约定办?原来的约定代表着他的权力,一旦废了原来的决定就等于废了自己的权威,所以怀王是抱着那个决定怀王之约死活不放,另外一个坚持怀王之约的人是谁呢?是刘邦。刘邦坚持怀王之约不是为了别的,为了自己能够名正言顺地当关中王,可惜的是这两个抱着怀王之约的人谁说的都不算数,怀王说的项羽会算数吗?刘邦说的他会算数吗?两个不算数的人一口咬定怀王之约,一个算数的人不行,一句话,废了。就在这种情况下刘邦竟然听了别人的建议,封堵函谷关,勿纳诸侯,这个决定极其错误。这里面最重要的问题是项羽会怎么样来看待刘邦的封堵函谷呢?你封堵函谷就能封住项羽不进去吗?请看下集,在劫可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