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42/60页)

王世充倒霉,王世充的太子王玄应也倒霉,此公从虎牢运粮到洛阳,半路遭到了李君羡的狙击,最后,王玄应也只是逃了一条小命。

李世民一步步把他的口袋阵收紧,慢慢的给王世充施加压力,并用大量的精力去切断洛阳周围的后勤补给线——他的稳扎稳打,让王世充找不到任何突破的机会;他的稳扎稳打,让郑国的大量将领有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他的稳扎稳打,让王世充的锐气消失殆尽……到了此时,发动致命一击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长安城内,李渊接见了从前线回来请命的宇文士及,李世民的意思——干吧!李渊表示,告诉你们大王,城破之后,你负责收管郑国的政府物资,而城中男女老幼、金银财宝,一律分赏将士!

那就——干吧!

二月十三,李世民进抵青城宫,还没等修筑好营垒,王世充的两万军队,自方诸门(洛阳西门之一)出动,沿故马坊筑墙挖壕,面对谷水,摆出了一副决战的架势。显然,这是王世充的一贯战略,他要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战机,尽快的跟李世民决战,时间拖得越久,情况对他越不妙。

王世充已经做好了决战的准备,但是,唐军还没有,当唐军看到郑军的强大阵势时,也不免有些心慌。此时,李世民率精锐骑兵在北邙山列阵,并登上元恪墓眺望,侦查敌情,而后,他胸有成竹的对左右侍从说道:“王世充已经穷途末路了!这次他出动了所有军队投入战场,他们不过是想一战定乾坤。今天我们只要把他们击败,他们就再也不敢出城!”

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挽回此前屡战屡败的颓势,从而夺回战略主动,这就是当日王世充击败李密的套路,如今,他想故技重施,但是,王世充或许没有想到——李世民不是李密,而唐军也不是瓦岗军!

李世民并不畏惧这场决战,他知道,只要打赢这场硬碰硬的战役,攻破洛阳,便是指日可待了;而且,他手下的唐军,比之当日李密的瓦岗军,拥有着更强大的战斗意志——只要破城,城里的一切,就都是他们的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世民向屈突通下令——率五千骑兵,渡过谷水进攻,两军稍一接触,你们就燃起狼烟!不久后,狼烟燃起了,决战终于爆发!

李世民率骑兵南下,跟屈突通会师,而后便一头扎进了战阵。为了了解郑军的真实纵深,李世民在精锐骑兵数十人的掩护下,一路向前,居然一路冲到了郑军的侧背;李世民所向披靡,杀伤无算。然而,李世民突得实在太深,又遭到了堤岸的阻挡,很快就与掩护他的骑兵失散了……

李世民剩下了一人一骑,旁边跟随他的,只有一个人——丘行恭(此公是李家军在渭水招纳的关中强豪,以性情严酷著称)。郑军的几个骑兵,很快就盯住了李世民,一路追来,并不断射箭,李世民的战马就被流矢所中,形势极为窘迫。丘行恭很快发现李世民没有跟上,他赶紧调转马头,发现李世民危在旦夕,他立即搭弓射箭,且进且射,居然是箭无虚发,追兵纷纷落马,而后,丘行恭就震慑了追兵,让他们不敢继续接近。

丘行恭来到了李世民身边,翻身下马,请李世民上马,他则在马前护卫,手持长刀,且战且走。丘行恭左冲右突,连杀数人,终于带着李世民溃围而出。

王世充的战斗也不含糊,郑军一再溃散,王世充也一再集结,战斗从早上七点打到下午一点,整整六个多小时之后,王世充才向后撤退。李世民则趁胜追击,一路击斩、俘虏郑军六千余人,直追到了洛阳城下,唐军遂进围洛阳。

这场决战,成为了王世充的噩梦,因为,他发现唐军除了悍勇之外,更可怕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忠诚。

唐军的悍勇,自然不仅仅体现在李世民和丘行恭身上,还有一人——段志玄。

此战中,段志玄深入敌阵,跟郑军短兵交接,但由于坐骑跌倒,为郑军俘虏。郑军的两位骑兵,左右挟持,抓住他的头发,准备押解前往洛阳。然而,当郑军骑兵即将北渡洛水时,段志玄不知从哪里来的力量,突然一跃而起,左右开弓,抓着他头发的两个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从马背摔落,段志玄遂骑着战马飞奔而回。郑军有几百个骑兵在后面追击,但是,也为段志玄气势所慑,居然不敢逼近,眼睁睁看着段志玄杀回了唐阵。

当然,给郑军最大震慑的,还不是从郑军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段志玄,而是一个被郑军俘虏、带回了洛阳城的人——王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