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17/60页)

李密想对了,王世充没有来;但是,袭营也不是打赢的唯一办法。

在那天晚上,有两百多个骑兵,暗中进入了邙山,埋伏在山谷水涧之中;而后,王世充命令全军喂饱战马,养足精神(连早饭都在床头吃)。到了次日早上,王世充开始训话:“今日之战,非直争胜负;死生之分,在此一举。若其捷也,富贵固所不论;若其不捷,必无一人获免。所争者死,非独为国,各宜勉之!”

这段训话可以用四个字就概括——没有退路!

既然没有退路,那就上吧!当隋军出现在李密大营外时,李密才刚刚出营,还没等瓦岗军列阵,隋军一拥而上……

王世充此次出动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都是江淮的勇士,其战力足堪惊人,只见战斗开始后,这些人在阵中杀进杀出,呼号震天,竟视对手于无物。

战事已经渐入佳境,隋军开始逐渐占据了上风。就在此时,王世充命人从阵前牵过了一个人,而后左右欢呼鼓噪:“抓到李密了!”闻听李密被擒,本就杀红了眼的隋军,更是欢声雷动……

当然,此人不是李密,只是个酷似李密的人,王世充一早就准备了这个人,将他捆起来,放在了一个秘密的场所,而现在牵他出来,是早就安排好的戏码。

从“周公托梦”,到而今“生擒李密”,王世充将他在战场上的狡诈,体现的淋漓尽致——王世充为此战,已经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

李密大军已经渐渐不支了,然后,那支埋伏在山谷间的伏兵,也就在此时,突然杀了出来,居高临下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了李密的大营,而后纵火焚烧,瞬息之间,李密大军的侧后,通红映天,已成一片火海。

前线遭遇强敌,后面大营被烧,李密大军陷入了绝境,于是终于陷入崩溃。张童仁、陈智略投降,而李密则率一万残兵败将,退往洛口。

是夜,王世充率军包围了偃师。驻守于此的郑颋本想做最后一搏,但无奈他的部下已经不愿意再做抵抗了,一堆人出城请降,王世充遂轻松入城。

入城后,王世充泪流满面的发现,他失散了许久的家属——他的一个哥哥,三个儿子,都在城内。原来,王世充的家属本在江都,在宇文化及弑君后,就跟着宇文化及一块西归,而后,在滑台投降了李密;而李密,则试图以此为筹码,招降王世充,因此将他的家属,安置在了偃师。

李密丧失了筹码,而王世充,则得到了筹码——在偃师,王世充俘获了李密的大量亲信,并在杀向洛口的路上,又擒获了一些李密亲信的家属,尤其是,他得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家属——邴元真的妻子儿女。

邴元真的背景,前面已经说过,他本是一个小公务员,因为贪污,投奔了翟让,是瓦岗军的草创人物之一,并被翟让视作亲信,后来李密设立幕府,精选幕僚,翟让就推荐邴元真当秘书长。邴元真其人,贪婪而又粗鄙,李密一贯看不上他,但是,翟让的面子又不能不给,所以,李密还是勉为其难的接受了他。

当然,李密对邴元真的态度,是所谓外崇内忌,尽管让他当秘书长,但实际重要军事事务,从不让他参与。这次偃师战役,李密同样没有让邴元真参加,但是,李密终究百密一疏,让邴元真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洛口仓。

李密或许从没想到自己会输,在他眼里,镇守洛口仓是个实在闲得不能再闲的任务,正好可以安置邴元真这样不用不行大用也不行的人物;但是,很可惜,李密输了,如今,洛口仓则成为了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地方——这是李密的根本!

对于邴元真,其实李密的部下宇文温很早就警告过他,劝他早日除掉此人,否则必有祸患。只是,李密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邴元真身份太特殊了,他不能因小失大,彻底将翟让集团逼上绝路,所以,当时的李密,也只是笑而不语。

然而,到了现在,李密却无论如何也笑不出来了,因为,邴元真出手了。

在李密手下混得不如意,如今又听说有人怂恿李密除掉他,而他的家人,又都被王世充俘虏,邴元真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一个办法了——反水。

当然,李密也不是凡人,他对邴元真也不是毫无防备,邴元真要反水的消息,李密也提前从部下杨庆那里得知,但是,李密的反应,却令人惊讶——按兵不动。

李密的“按兵不动”,其实是“将计就计”,他的目的是——“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