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14/60页)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利益之争乃是无规则无差别的斗争,可以发生在任意两个发生了利益冲突的人身上,利益之争的激烈,会极大程度摧毁集团内部的凝聚力;而路线之争,则是有规则有差别的斗争,是集团中的一个政见压倒另一个政见的斗争,起到的主要作用是统一思想,对于集团内部的凝聚力反而是种助力。
王世充和元文都的斗争,就是典型的路线斗争,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斗争,最终,主战派战胜了主和派,东都集团的政治意见达成了统一,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止王世充贯彻他的政治意图了,他也就可以放开手脚大战一场了。
所以,东都要完了?李密同志需知,形势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哦。
英雄悲歌之李密Ⅶ——少数人的真理
东都的相持在继续。
最先出击的,一如既往,还是王世充。不过,这次出击,不是跟李密约战,而是要求跟李密谈笔交易,交易的内容是——东都城内出衣帛,东都城外出粮食;大家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公平交易,何如?
好交易吧?至少看上去是好交易。但是李密的回答却是干净利落的一个字——不。至于为什么不,李密可能也没完全想清楚,他只是单纯的觉得,王世充这小子,歪脑筋一大堆,指不定又有什么花花肠子,不能中了他的计。
但是,这笔看上去还不赖的交易,却让瓦岗军内部有些人留了口水,邴元真同志就觉得这交易挺靠谱,干吗不做?
别的什么人对李密提出反对意见,李密都可以不鸟他,只是这个邴元真,李密还真得给他三分面儿——因为,邴元真是瓦岗军的老人儿,翟让集团的骨干人物,而李密对翟让集团的态度,向来是外崇内忌。
所谓外崇,就是在表面上,对他们是尊重有加的,看上去是重用的,这位邴元真就被李密任命为长史(秘书长),镇守洛仓,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李密还想对外表现出自己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来稳定人心;但是,外崇之外,就是内忌,有什么不满,都是暗地里下功夫,对徐世绩不满,就是暗地里下功夫,将他排挤出权力中心,将他外放,去镇守黎阳。
因为这一贯以来的对翟让集团的态度,此次邴元真表示交易挺靠谱后,李密也不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这个建议,同意交易。
然后,李密就发现了,王世充这小子,果然有歪脑筋,这交易,果然他妈的存在猫腻。朋友们,所谓双赢的交易,对双方而言,也未必是对等的,因为,总有人赢得多,有人赢得少——王世充和李密的双赢交易就是如此,王世充赢得多,李密赢得少。原因?吃饱肚子,永远比衣衫光鲜更重要!
于是,有人用脚在“温”和“饱”上投了票——此前,在交易没有发生时,洛阳城内投靠瓦岗军的,每天以百计数;而交易发生后,投靠的人员就越来越少,到后来,就变得人丁寥落了。
当然,李密觉得事情不对后,就果断终止了交易。
王世充明白,必须马上发动决战了。
但是,因为王世充跟李密较量多次,每次都是大败而回,如今,王世充的部队,都对瓦岗军产生了恐惧心理,还没打呢,光想一想,就觉得怕,这样的情况,当然是打不赢的。所以,第一步——提升士气。
王世充用了一个很诡异的做法——周公托梦。王世充宣称,有个叫张卫通的已经好几次做梦都梦见周公了,周公转托他告诉王世充,灭亡瓦岗军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周公乃是民间解梦的神祗,周公的托梦,尽管难登大雅之堂,但是,民间人士却对此笃信不疑,因此,消息传出后,王世充所部精神为之振奋。
前面我们就说过,宣传这玩意儿,最重要的不是“合理”,而是“对路”。对“合理”的人“合理”,对“迷信”的人也要“迷信”,总之要对症下药。
然后,王世充就给周公盖了座庙,此后每次出征,都要先行祭拜周公。
此外,王世充还请了个巫师,让这位巫师做法,并对军士宣称,说周公命令王世充立即出击攻打李密,战则必胜;如若不然,则必会瘟疫横行,士卒死光。
王世充的这帮手下,南方人居多(王世充是从江都发迹的,他的手下,也是扬州一带人士),而当时南方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如北方人,因而,南方人也被称为“蛮子”,而没文化的另一面,就是迷信,不可思议的迷信。因而,尽管王世充的宣传手法说实话很不靠谱,但是,谁让这帮手下更不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