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秩序(第4/10页)

不久,高绍义听说了又一个好消息——幽州总管居然带兵在外;岂非天赐良机?于是便想趁虚而入,带兵奇袭蓟县。宇文神举于是派遣大将军宇文恩率军四千人前往营救,当然了,北周方面吃亏是一定的了,宇文恩的这支部队,遭遇了气势汹汹的高绍义,当然讨不着什么便宜,伤亡过半,局势极为不利。

幸运的是,宇文神举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已经带兵讨平了卢昌期,而高绍义,也就此失去了一个内援,无奈之下,只能“素衣举哀,还入突厥”,宇文恩方才逃过一劫。那边高宝宁也带了数万骑兵前来营救范阳,跑到半道(潞水),听说卢昌期已经完蛋,方才退兵而回。

该年十一月,突厥发动了对北周的报复性战役,包围了酒泉,杀掠吏民,呼啸一阵后,随之离去。这次报复,改变不了什么,复辟北齐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了,北方的统一也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

随着北方的统一,突厥想要占到些便宜,也已经不太容易了。公元579年,他钵可汗就决定改变战争局面——突厥佗钵可汗请和于周,周主以赵王招女为千金公主,妻之,且命执送高绍义;佗钵不从。

这次和亲,并没有能够完成,因为,他钵可汗不久后就死了;但是,一开始没有解决的事——执送高绍义,却在贺若谊的交涉下,成功完成了。

和亲虽然没有完成,但也没有终止,在经过一系列的明争暗斗后,摄图成为了新任可汗,是为沙钵略可汗。其后,摄图再度请求和亲。

公元580年,中原政权跟突厥关系史上又一次重大事件发生了——周遣汝南公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送千金公主于突厥。

这次事件之所以重大,并不是因为千金公主去了突厥,也不是因为和亲政策正式启动,而是因为,有一个重要人物,跟着千金公主一起去了突厥,而这个重要人物,将在他的后半生,彻底改变突厥和中原政权的强弱态势。

这个重要人物,便是长孙晟。长孙晟改变了什么呢?请看如下场景:

戊子,车驾顿榆林郡。帝欲出塞耀兵,径突厥中,指于涿郡,恐启民惊惧,先遣武卫将军长孙晟谕旨。(隋炀帝打算在塞外进行军事演习,要经过突厥,怕突厥的启民可汗起疑,于是让长孙晟前去通报此事)

启民奉诏,因召所部诸国奚、霫、室韦等酋长数十人咸集。

(启民可汗不敢怠慢,召集各部首脑开会。)

晟见牙帐中草秽,欲令启民亲除之,示诸部落,以明威重,乃指帐前草曰:“此根大香。”(长孙晟看见牙帐内有草,想要让启民可汗亲自除草,以此树立威信,于是指着帐前的草说:“这草香的吧?”

启民遽嗅之,曰:“殊不香也。”

(启民可汗于是凑上去闻了闻,表示,不香。)

晟曰:“天子行幸所在,诸侯躬自洒扫,耕除御路,以表至敬之心;今牙内芜秽,谓是留香草耳!”

(长孙晟于是表示,天子经过的地方,诸侯们都要亲自洒水扫路,以表示自己虔敬的内心,现在牙帐内居然有杂草,我还以为是留的香草呢。)

启民乃悟曰:“奴之罪也!奴之骨肉皆天子所赐,得效筋力,岂敢有辞。特以边人不知法耳,赖将军教之;此将军之惠,奴之幸也。”遂拔所佩刀,自芟庭草。其贵人及诸部争效之。

(这下启民可汗懂了,于是道歉,并亲自拔出佩刀割草,其他首脑只能从命。)

于是发榆林北境,至其牙,东达于蓟,长三千里,广百步,举国就役,开为御道。帝闻晟策,益嘉之。

(于是启民可汗为隋炀帝开通了长达三千里、宽达百步的御道。隋炀帝当然很高兴了,大大嘉奖了长孙晟)

这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的事情,距离长孙晟护送千金公主入突厥,27年过去了。27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曾经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突厥,如今他们的首领启民可汗,却甘愿对着隋朝大臣称“奴”,而且,还愿意亲自拔出佩刀,为隋炀帝为除草。联系当日他钵可汗气焰嚣张的说“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是不是有恍如隔世之感呢?

那么,这27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这位重要人物长孙晟,又会在这个过程里扮演什么角色呢?

好吧,敬请期待《隋朝其实很有趣儿·炀帝篇》。

这其中的过程,《炀帝篇》中会有详细的说明,我们只需要知道结果,那就是,在杨坚走完他的人生路之前,突厥已经被分裂成了东西二部,而启民可汗也已经向隋朝称臣,隋朝在大中华地区的大国地位,遂不可撼动。

小国的生存之道

接着,我们来看看吐谷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