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北强南弱(第19/21页)
萧渊明的称帝至少解决了一件事——被围困在郢州的慕容俨终于可以活着回国了。要知道,当时城内早已断粮,慕容俨已经煮草根、树皮、皮带为食了,但是,慕容俨坚守了半年,却没人变心。当慕容俨被解除了包围,返回北齐时,高洋还难得的真情流露,脱下他的帽子,查看他的头发,不停叹息。
当然,慕容俨的事,是小事;萧渊明称帝还引发了一件大事——陈霸先干掉了王僧辩。陈霸先跟王僧辩是好朋友,两个人合作平定了侯景之乱,但是,在让谁当皇帝的问题上,陈霸先跟王僧辩产生了巨大分歧,陈霸先激烈反对萧渊明,拥护萧方智,但是,反对无效,最后,陈霸先只能出此下策。
陈霸先没有怎么费劲就诛杀了王僧辩,因为,王僧辩根本没想到老朋友会因为这样的事干掉他,真正费劲的事——是善后。
善后之所以费劲,是因为陈霸先得罪了两派势力,王僧辩的那一派,以及,王僧辩所害怕的北齐帝国。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陈霸先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抵北挡,平定了南方的局面,建立了陈朝的。
关于陈霸先如何搞定南梁反对势力的,我们就不予赘言了,我们要介绍的,是陈霸先跟北齐帝国的争斗。
就在三吴一带交战正酣时,谯州(首府为顿丘,如今安徽省滁州市)和秦州(首府为秦郡,今江苏省六合县)两州的刺史徐嗣徽献出州土,投降了北齐帝国。徐嗣徽之所以投降北齐,是因为他的堂弟徐嗣先是王僧辩的外甥,王僧辩死后,徐嗣先流亡,投奔了徐嗣徽,徐嗣徽为了对抗陈霸先,自然只能倚仗北齐的力量。
公元555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趁着陈霸先率军攻击义兴(今江苏省宜兴市),徐嗣徽和南豫州刺史任约,率精锐部队五千,趁建康空虚,发动奇袭。当天,石头城被攻陷,徐嗣徽和任约的联军,则一路杀到了宫城脚下。
守备宫城的是侯安都。趁着徐嗣徽当晚返回石头城,侯安都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三十日清晨,徐嗣徽军再抵宫城,侯安都遂率甲士三百,大开东西掖门出击,并大破徐任联军。徐嗣徽狼狈退回石头城,从此不敢再逼宫城。
三十日,陈霸先初步搞定了义兴的问题,于是,便命部队脱掉铠甲,改穿便服,先行返抵建康。
十一月二日,北齐帝国终于出兵增援徐嗣徽——派兵五千,南渡长江,进入姑孰。陈霸先命合州刺史徐度在冶城(建康城西南)构筑栅栏防御工事。
三日,北齐帝国再度增援,又派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柳达摩率军一万,在胡墅(石头城对岸)运输米粮三万石,马一千匹到石头城。
陈霸先很担忧,询问刚刚得来的谋士韦载的意见。韦载认为应该在秦淮河以南,利用侯景留下的营垒,火速构筑防御工事,保护东方道路畅通。然后分兵断绝北齐军队的补给线,则十天半月之内,北齐可破。
六日,陈霸先令侯安都夜袭胡墅,焚烧北齐船舰一千艘,而大将周铁虎则切断了北齐的运输线,生擒北徐州刺史张领州。而后,陈霸先派韦载整修侯景在朱雀桥留下的营垒,并令杜棱率军驻守。
北齐军不甘示弱,在石头仓城门和秦淮河以南兴筑两个营垒,跟南梁对抗。
二十七日,对峙状态终于被打破,率先出手的是徐嗣徽。他带兵进攻冶城的营垒栅栏,结果陈霸先亲自率军从西明门出击,徐嗣徽大败。大败之后,徐嗣徽令柳达摩留守石头城,而他自己亲自去采石迎接北齐援军。
十二月七日,这回出手的轮到南梁了。侯安都率军袭击了秦郡(江苏省六合县),攻击徐嗣徽的防御工事,并生擒数百人。不惟如此,侯安都还去了徐嗣徽的私宅,搜出了琵琶和猎鹰,但不久之后,又把东西原封送回,还带了句话:“昨天刚到你家转了转,拿到的,今天还给你。”
徐嗣徽听说老家都被侯安都给抄了,内心的惶恐,自不待言。
十日,陈霸先在冶城修建浮桥,然后全军渡河,攻击叛军秦淮河两岸两大营垒。石头城守将柳达摩针锋相对,也渡秦淮河修建营垒。
于是,陈霸先督促士卒迅速发动攻击,北齐军大败,纷纷夺路而逃——好吧,是夺船而逃,夺不到船的怎么办?那就淹死呗。当天,淹死在秦淮河的北齐士卒,就有数千,哭喊之声,震天动地,陈霸先于是俘获了北齐所有舰船。
当天,由于柳达摩的失败,徐嗣徽和任约率北齐联军一万,只能退往石头城。陈霸先穷追不舍,先派人占领了江宁,占据了险要。此时,徐任联军已被陈霸先完全控制,水陆两路都不敢挺进,只能驻扎在江宁浦口。侯安都率舰船突击,击溃徐嗣徽,徐嗣徽等将领趁着一艘小舰仓皇逃走,军械均被陈霸先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