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魏末日(第13/14页)
元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么说吧,当年胡太后执政的时候,他是郑俨的摇尾系统中的一员——郑俨造的孽,他也有份,所谓助纣为虐。所以,元徽的第一个特点,根子上讲,他是个软骨头。
元徽而今被元子攸授予全权,要他搞定尔朱集团,他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他一筹莫展。
其次,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他不愿意跟其他任何人商量,他唯一商量的人,是元子攸——当然,元子攸更加没辙。
再次,当其他人跟元子攸说了些什么的时候,元徽要求元子攸一律别听。
这是元徽的第二个特点——生性好嫉,不能容人,尤其不容能人。
前文那位忠诚耿耿的李苗,曾经在没死之前,给元子攸提出过多项建议,但是无一例外,都被元徽否决;唯一一次被采纳,就是他要去烧黄河大桥……大家知道为何李苗没等来政府的接应吗?其一当然是政府方面怂了;其二是,李苗曾经对人这么评价过元徽:“城阳本自蜂目,而豺声复将露也。”(元徽是城阳王,李苗说他面有反相)
得罪谁,也别得罪元徽。
好吧,大家又知道元徽为什么撺掇元子攸干掉尔朱荣吗?是因为“河阴之变”?是怕元子攸被尔朱荣干掉?这么想就simple了,是因为元徽认为,尔朱荣的存在不利于他专权……
其实仔细看看尔朱荣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有可恶的一面,但也有可爱的一面,他是个枭雄,但却谈不上奸雄——自从塑金人失败后,他就再也没有动过干掉元子攸的念头,甚至,他对元子攸,根本也缺乏应有的防备。元子攸其实后来也明白了这一点,他也想过放弃,但是,每次当他要放弃的时候,元徽都会冲到第一线,让他打消念头……当然,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两个字——争宠。
元徽的第三个特点——吝啬。每次颁发赏赐,不仅数量少,品质低,更可气的是,只要他发现某次给的多了点,就会立即追回。结果呢,也不是没花钱,花了不少钱——赏赐的次数比较多,积少成多嘛;但是,拿了钱的会不会感恩戴德呢?朋友们,如果你碰到这种情况,会感恩吗?
这便是元子攸生死付之的元徽,大家认为,元子攸还有机会吗?
局势继续在朝着对元子攸不利的方向发展:
十一月四日,尔朱仲远开始进攻西兖州。
五日,尔朱仲远攻克左城(兖州的首府),生擒刺史王衍。
十一日,元子攸任命贺拔胜为东征都督。
二十日,元子攸给贺拔胜派来了个助手,郑先护。
事实证明,有些助手还不如没有好。这位郑先护根本不信任贺拔胜——当然也不能怪他,因为贺拔胜确实是尔朱荣的部将;在不信任之下,郑先护开始排挤贺拔胜,把他的部众远放在营外。
二十八日,贺拔胜在滑台跟尔朱仲远决战,贺拔胜兵败投降。
东线局势不利,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北线局势即将崩溃。
十二月一日,尔朱兆进攻丹谷(山西省晋城市东南),都督崔伯凤战死,史杵龙投降,源子恭逃走。这一天,尔朱兆率轻骑加速进击,从黄河大桥西侧,涉水渡过黄河,秘密在南岸登陆。
十二月三日,天气很坏,狂风大作,黄尘漫天,尔朱兆的军队突然出现在了宫门外。禁卫军大惊失色,赶忙放箭抵抗,但此时仓卒之间,却连箭都射不出,尽了人事之后,这帮人觉得对得起元子攸了,于是——撤!瞬间一哄而散。
禁卫军根本没想到尔朱兆能渡河,原因是,元子攸一直在灌输的信息是,黄河水位很深,尔朱兆过不来——尽管那天的水位只到马腹。元子攸不只是自我催眠,因为华山王元鸷跟他也是这么说的,当然,很不幸,元鸷是卧底……
元子攸得知情况不妙,逃出了云龙门,然后,他碰见了同样奔驰而出的元徽。元子攸自是认为找到了救星,连连呼喊,让元徽等他一等,结果呢?大难临头各自飞,元徽根本鸟都不鸟他,径直狂奔而去,只留下元子攸在一旁,欲哭无泪,欲骂无语。然后,尔朱兆的骑兵来了,于是,把他用铁链锁到了永宁寺楼上。
十冬腊月,狂风大作,天很冷,刺骨的冷,元子攸也觉得冷,他请求尔朱兆能给他条头巾,尔朱兆没睬他。比之尔朱荣,尔朱兆横得多,他当即进宫把元子攸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给杀了(尔朱皇后的儿子),然后把宫女妃嫔捡顺眼的,都奸淫了一遍,再然后,让士卒在洛阳城四处抢劫。
然后说一下元徽吧。一路狂奔出去的元徽,逃到了山南,他打算去投奔一个人,名叫寇祖仁。寇祖仁一家,出过三个刺史,无一例外,都是元徽提拔,关系是一个字——铁,至少,元徽认为是铁的。